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2页)

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2页)

再说了,杨家已经算是对得起大汉了,杨彪当年追随汉献帝一路从洛阳到长安,再从长安到许都,什么苦没吃过?!

曹魏代汉受禅以后,要封杨彪为太尉,在那种局势下,杨彪冒着生命的危险直接拒绝出仕。已经算是对你大汉够尽节的了。

杨炳自认,杨氏已经足够对得起大汉了,现在西边的那个“大汉”,却要他们主动站出来,作为内应,配合他们进攻洛阳。万一失败了,这可是满门族诛的下场啊。

这个风险和收益,实在是相差的不成正比。

所以,说到底,西边的大汉,不可能只凭借一个空头的官职,就让我弘农杨氏替你们卖命的。

这是杨炳站在杨氏的立场上,所能想到的,反对的理由。

但同样,杨炳站在杨氏的立场,所能想到的赞成的理由,其实也有。

弘农杨氏,在大魏的日子,可不好过。

杨彪拒绝了曹魏给出的太尉的官职,虽然曹丕当时刚刚继位,不好对名满天下的杨彪有什么动作。但大家都知道,曹丕这个人,他小心眼。

更别说,当初曹丕和曹植争夺世子之位的时候,杨彪的儿子杨修,明目张胆的就站在曹植那边,给曹植出了不少的主意,把曹丕一样得罪的够呛最后杨修的死,你也不能说跟杨修参与进曹丕,曹植之争没有关系。

所以啊,至少在曹丕这一朝,弘农杨氏就没有人才出仕曹魏朝廷。

而如今,到了曹叡这一朝,杨氏的日子依然不好过,杨炳本人也不过是一个议事郎而已,这个职位,不算多高,也不清贵,就是一个敷衍你杨氏面子的官职而已。

由此可见,曹叡这一朝,一样对弘农杨氏不怎么待见。

继续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弘农杨氏之所以能在之前获得这么大的名声,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杨氏“四世三公”。长久没有人出任高位的话,即使是杨氏,也会没落的。

别的不说,现成的例子就有一个——同为汉末顶级世家,“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这才几年啊,压根就没有人去在意所谓的汝南袁氏了,而汝南袁氏现在也基本都是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了。

如果弘农杨氏继续这么不受朝廷待见,默默无闻下去,早晚要步汝南袁氏的后尘。

可如果杨氏真的冒险投靠大汉,杨炳重新出任大汉的中书令这相当于是以前大汉三公一样的职位,而且实权上来说,可比三公要大的多。

哪怕杨炳只是装装样子,出任一年就卸任,可对弘农杨氏来说,继续保持住家族威望的机会,也有了。

这就是杨炳所能想到的,投靠大汉的好处。

好处有,坏处也有,风险更是不小,杨炳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世家家主,只不过是杨氏实在人才凋零,这才赶鸭子上架的让他来做出决策。

以前,杨炳还可以暂时晾着蜀汉派来的细作,毕竟这事儿,是杨氏占据主动权。就算杨氏不答应这事儿,蜀汉的细作也不能把杨氏怎么样。

但现在,好像不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