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2页)

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2页)

往小了说,蜀贼荆州军团必须全力防备东吴继续西进,已经不可能再对荆北的南阳和豫州的许昌形成威胁了。

往大了说,如果双方持续增兵鏖战,很有可能引发一场不下于赤壁之战的大型战役来决定荆州的归属,蜀贼为了保卫荆州,必然会从蜀地调兵入荆州支援,而东吴方面,也必然会将主力西调,跟蜀贼争夺荆州。

真要打到那个地步,那么蜀贼的关中,东吴的淮南和青徐,都会受到影响,不会再对大魏的边疆造成任何威胁。

东面什么情况,曹真不会去关心,那是司马懿,贾逵两人需要去操心的事情,曹真只关心自己的反攻关中计划能不能得到贯彻执行,让自己一雪前耻。

如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兵机会,蜀贼根本不具备两线作战的能力,一旦荆州开打,蜀贼支援荆州,那么自己反攻关中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了。

这就是曹真上书给曹叡,请求出兵的真正原因。

但,曹叡没有批准。

一,是因为大魏反攻关中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完全做好,最重要的军粮储备都没有完全调派到位,现在出兵,最多能打个三个月,不具备长期对峙的作战能力。

二,是因为身在宛城的司马懿,也给曹叡上了一封书信,表达了对吴蜀反目的担忧。

在司马懿看来,吴蜀两国之间的反目,有些太突然了。

是,吴主反复无常,背信弃义是常事,但接连两次背刺蜀贼,蜀贼都忍下了这口气,可见对于东吴方面,蜀贼的忍让度一直很高。

理由是什么,司马懿还是看的清楚的不是蜀贼多么的大度,也不是蜀贼高层多么的白痴,纯粹是蜀贼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他们跟魏吴同时反目。

再加上之前一段时间,吴蜀两国虽然一直没有正式就背盟的事情和解,但双方之间的使节来往很频繁,吴主孙权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更倾向于和蜀贼合作,而不是跟大魏联合。

这种情况下,吴国突然主动发动进攻,并且在短时间内攻克了江夏郡于理不合。

再一个,上次吴国趁势发动偷袭,孙权率领优势兵力,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荆州,却依然被挡在了江夏郡南部,荆南之战也没有讨到什么好处,甚至差点被人反攻进长沙郡怎么这次进攻江夏郡,这么容易就得手了?!

就算领兵的人是周瑜。也不至于差出这么多去吧?!

文聘在上次东吴背刺偷袭中,还能用劣势兵力拖住孙权,这次在近乎同等的兵力条件下,却让周瑜打的一路败逃,毫无还手之力?!

而且最可疑的是,如此一场击溃战,传到北地之后的战报上,对战损的报告却非常的模糊和矛盾。

安排在荆州和东吴的细作,传回来的情报之差,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东吴方面的细作传来情报,说是这次击溃了江夏水军两万余人,焚毁荆州战船三百余艘,可荆州的细作却表示,文聘虽然败了,但却带着三万江夏兵,并蒙冲,走轲两百余艘退往襄阳,兵力和战船的损失都不大。

因此,司马懿建议,在没有弄清楚这些情报的真假前,最好不要对吴蜀两国交兵有太大的反应。

如果是假的,按兵不动,以我为主,也不会让大魏有什么损失。

即使是真的,坐观两国死斗,大魏再择机做出反应,对大魏也是最有利的选择。

曹叡觉得吧,司马懿说的有道理此人虽然有私心,但战略眼光确实出色,难怪先帝对他如此重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