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2页)

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2页)

但有一点,秦朗确实是曹操的假子,而且他历任曹操,曹丕两代人,都没有任何仕官的经历,到了曹叡时期,曹叡反倒是对他很看重。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曹叡很欣赏秦朗,召见秦朗时,时常会很亲切的称呼秦朗的小名“阿蘇”。

这看上去是一个很亲密的称呼,代表了曹叡对秦朗的信任。但怎么想都觉得有点问题啊。

秦朗是曹操的假子,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按辈分,秦朗应该比曹叡要高一辈的啊。侄子称呼叔叔小名,啥情况?!

反正吧,就。很奇怪。

但不管如何,曹叡确实很欣赏秦朗,因为秦朗为人低调,身为曹操假子,不出仕则不问朝政,出仕后也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重要的是,以秦朗的身份关系,这十几年里,他没有举荐过任何一个人。

这个举动,就非常符合曹叡的胃口。

有能力的人,应当得到举荐,为朝廷效力但这不意味着,不管有没有能力,只要关系亲近,就都能得到举荐。

这就是曹叡最讨厌的“浮华之风”。

也因此,曹叡对秦朗的低调,守本分是越发的欣赏,甚至,允许秦朗参与到如此重要的议事中来。

而秦朗呢秦朗这个人,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认知的很清楚的。

虽然曹叡允许他参与到这次议事中,但秦朗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存在的目的,不过是曹叡培养自己班底的讯号而已。

论身份地位,他肯定比不上四大辅政大臣的,论资历经验,他也比不上孙资,刘放二人因此,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要存在于这个大殿就可以了,其他的话,不必多说,天子也不希望自己多说。

因此,秦朗把自己的地位摆的很低,也摆的很正,四大辅政大臣眼看秦朗这么乖巧,倒也没有太在意他的存在。

主要还是议事。

“蜀地细作报告,去年年底蜀贼秦州羌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平叛,不过数月,叛乱已定,然诸葛亮依然滞留秦州不归,不知何为。”

“关中细作来报,关中蜀贼近月异动连连,兵力调动频繁,又新招募近万郡兵从役,每日操练,似有用兵之意。”

“凉州细作来报,蜀贼赵云近日领凉州骑兵南下,屯驻武威郡,疑有和秦州诸葛亮合军之意。”

“关外西北等地,今年以来,兵力调动频繁,臣恐蜀贼有进犯关内之意还请陛下明察。”

身为镇军大将军,雍凉都督的曹真,在曹叡面前陈述了自己得到的情报,最后做出了一个结论——蜀贼如此异动,恐怕是要对关内用兵了。

这可不是一个小事,如果蜀贼真的集全国之力,再次发动北伐。如今的局势,曹魏已经不可能用一个地区的兵力和后勤来对抗了。

一旦让蜀贼真的突破了三关,进入中原,那对曹魏来说,就是致命性的打击。

这事儿,确实值得曹叡召集四大辅政大臣一起商议。

而曹叡面临这样的危机,倒也展现出了一个合格明君的素养,虽然也很担心,但并不慌乱。

在仔细思考了一下后,曹叡没有回答曹真的问题,而是转头,看向了司马懿,问道,“骠骑将军久镇南阳,不知荆州方面,有何异动?!”

曹叡这个问题问的,就显得他的思路很清晰。

前两次蜀贼北伐,都是两路进攻,一路进攻关中,一路进攻南阳,两面夹击,遥相呼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