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699章 诸葛亮的态度(第3页)

第699章 诸葛亮的态度(第3页)

可庞统还是不满意,看看现场某个黑厮不在,大胆的问道,“大将军年事已高,又身有旧疾,倘若有个万一”

这话问的,要是张飞在场,非跟庞统急眼不可。

诸葛亮也是没想到,庞统居然问的这么直白,有点哭笑不得,但还是给出了答案。

“有元直和伯舆在彼,何愁此事?!”

那意思,就算关羽有个万一,徐庶和王基还在呢。

徐庶在荆州也同样镇守了十几年了,而且以徐庶的性格来说,他可比关羽更好打交道。

而即使徐庶之后会有所调动,还有王基在呢。

王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徐庶更加符合荆州世家们的胃口王基可是大儒郑玄的弟子,妥妥的名门之后,在某种程度上,王基更加懂得世家们需要的利益点在哪里。

可比一个粗鄙武夫和一个寒门出身的文人要更加符合世家们的审美。

诸葛亮都说成这样了,庞统自然也不好再继续问下去了,毕竟这些事儿,已经足够庞统去回复那些荆州世家们了。

你总不能要求诸葛亮当了丞相后,就把所有的好处都给到荆襄世家,又或者改变立场,彻底倒向世家一面吧?!

天子对世家是什么态度,其实大家都知道,荆州只是希望得到一个未来的保障,保障他们能在大汉集团内部,获得不低于当前利益的权利和话语权而已。

即使再对刘备有意见,但荆州世家终究是如今大汉内部的第一政治势力,只要能保住这个地位,那么荆州派对诸葛亮,也只会以支持为主,而不是持反对意见。

毕竟,诸葛亮可以说是大半个荆州人,他当丞相,荆州派总是比较容易获利的。

解决完荆州派这边,诸葛亮转向法正。

“北伐之时,辛苦孝直和子初坐镇汉中。然孝直与子初皆有正务,不可久留汉中亮以为,江州督李严,治理江州期间,军政皆宜,汉中之地,正需此等大才镇守。待来日,亮上表天子,以李严为汉中太守,孝直以为如何?!”

这就是诸葛亮对东州派做出的妥协。

就李严那货前段时间的举动,没给他贬官处理,都算是看在法正的面子上了。

如今诸葛亮却愿意出面,表奏李严为汉中太守看似,从江州都督变成汉中太守是贬官了,但实际上,汉中的战略地位可比身在后方的江州重要的多,汉中太守的职权,可比江州都督要大的多。

这是明贬实升的操作,既可以表达天子对李严的不满,同时也能安抚东州派的情绪。

法正思考了一下,微微点头,并没有异议。

但随即,法正又加了一句。

“吏部尚书空缺已久,我欲向天子建议,擢升吏部左侍郎董和为吏部尚书,不知中书令意下如何?!”

法正这话说的就有技巧了。

不是问未来的丞相,而是以尚书令的身份,询问现任中书令。

六部主官的任免,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由尚书令和中书令决定的,两人最多有建议权,真正做决定的,是天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