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2页)

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2页)

郭淮重新接过军报后,终于也是稳定了心神,可以继续往下看了。

在看完了毌丘俭的建议后,郭淮也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毌丘俭计划的可行性。

有一说一,毌丘俭和文钦都能想到的不妥当之处,郭淮这个名将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可同样,毌丘俭和文钦都能想到的五丈原魏军处境,郭淮同样也知道。

只是,这个决定,不好下。

继续在五丈原跟蜀军对峙这个选择,肯定不在郭淮的备选的范围内。

如今郭淮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个,是顺从毌丘俭的建议,搏一把大的。

只要能重新攻克眉县,夺回粮草,那么即使把蜀军放出五丈原了,在渭水沿岸跟蜀军对峙,也不是没有获胜的可能。

虽然这么做,渭水沿岸的几个县,大概率会被彻底打烂掉。

另一个,是赶紧想办法撤军,抢在蜀军前面,先进驻武功县,在武功县获取一定补给后,不管是联络右扶风的张郃接应,还是渡河退往渭水东,一路上都有能补给的地方,至少不用担心会被蜀军沿途追杀。

前一个做法,虽然冒险,但一旦成功的话,至少不会让整个关中糜烂。

后一个做法,虽然稳妥,但一旦让出眉县,包括散关,陈仓道在内的关中西侧门户洞开,蜀军可以随意出入关中,魏军只能退守长安。

虽然靠着左冯翊和右扶风两个地方,再加上长安坚城,也不是没有守住关中的可能,但散关等地一旦丢失,魏军就丧失了防御的主动权。

当年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后,为什么不继续定都长安,转而是选择洛阳作为首都?!

一方面,是有政治因素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关中地区在常年的征战中被打烂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生产。这样的长安,就算能守住,又有什么用?!

一旦让蜀军随意出入关中的话,长安早晚会再次被打烂掉,变成一个财政无底洞既然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让出长安,退守武关和潼关,保住中原为要。

不是没有先例的,两百年前的光武帝刘秀就是一个先例,而十年前的武皇帝也是同样的做法。

武皇帝也曾经一度不管关中,只以保住中原腹地为要,后来还是在南征江东不利之后,才想到去收复关中的之前关中一直是被马超,韩遂为首的凉州军阀们控制着,只是表示了一个表面臣服而已。

可问题又在于,弃守关中这么大的事儿,不是郭淮可以决定的,而且如今的大魏天子,不是光武帝,也不是武皇帝。

光武帝和武皇帝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虽然不直接占据关中,但他们都有平定或者控制关中的能力,而后来,他们也确实都做到了。可魏军的对手可是蜀军,那个刘备可不会再给你重返关中的机会。

而如今的大魏天子,虽然也算是一个明君,但武略胆魄上,确实比武皇帝差的不止一点点一旦弃守关中,这个关中可就真的很难要回来了。

所以啊,对郭淮来说,这个撤兵的命令,其实也不是太好下的一旦下了,就很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魏彻底失去对关中的控制权。

这个命令,大魏天子可以下,但回头真要秋后算账起来,他郭淮逃不掉责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