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3页)

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3页)

魏延这个人虽然莽,但并不像寇封那样容易上头。

而且作为寇封的兄长,张溪很清楚寇封的短板在哪里——寇封打仗,就是三板斧:莽一下,停一下,再莽一下。

用完这三板斧要是没用,敌人不上当,那寇封就没辙了。

但魏延这人莽归莽,他到底是有头脑的,也善于自己思考。子午谷之谋虽然扯淡了一点,但人家至少独立思考了,看着也像那么回事儿。

因此,虽然跟魏延不合,但国事当先,张溪还真没有跟魏延较劲的意思,果断的提出让魏延担当重任。

只是这个人选吧,诸葛亮有些犹豫。

诸葛亮倒不是不相信魏延的能力,诸葛亮是担心魏延会不会半途不按套路出牌,因此坏了整个北伐的战略。

毕竟魏延是真的会自己思考的人,当初那个子午谷奇谋让诸葛亮印象太深了诸葛亮是真的怕魏延又突发奇想,中途改变战略,从而影响整个战略部署。

其实领兵攻取陈仓道,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张溪,其次合适的人选就是张飞。

但这两人都没法动,这俩要是不出现在褒斜道口,曹真就得犯嘀咕。

这么一想的话,中生代的将军们,能担当这个重任的人,也就只有魏延了。

思前想后很久,诸葛亮最终没有在魏延的任用上设置阻碍,任由张溪推荐,最后交给刘备定夺。

刘备还能怎么选,肯定是选魏延呗。

吴懿虽然稳妥,但魄力不够,寇封虽然莽,但没人辅助肯定不行而且刘备实在有点不放心上庸郡的孟达,也有点不敢把寇封从上庸郡调走。

那就魏延呗。

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出身,一直是刘备刻意培养的嫡系自己人,忠心肯定不是问题,这些年经过一番磨砺也是成长了不少,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已。

不管从能力还是亲近关系,刘备都想要培养魏延。刘备知道自己老了,也知道关羽和张飞都老了,也是时候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为下一代铺点道路了。

因此,刘备立刻派出使者,秘密召魏延回汉中,委以重任。

只要等魏延回到汉中,那就可以让各路军马出发,西出关中,进军长安。

而在刘备等到魏延回关中的这段时间荆州方向,关羽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北伐。

在襄阳誓师后,关羽带领十几员将领并五万荆州军,再次北出樊城,进犯新野。

曹魏新野守将,曹纯之子曹演领兵主动后撤,撤到邓县汇合张辽。

关羽重新占据新野,以新野为前进基地,再次向宛城发起进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