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长安还有钟繇,张既,温恢这样的能吏镇守,可以帮助关中恢复生产,发展民生,而以这些人的眼光,刘巴想要靠走私发动经济战,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但这两年,关中的主将不是曹仁就是曹真,温恢已经病故了,钟繇被曹丕调去了邺城,张既也被曹丕调去主持兖州战备了。你能指望曹仁或者曹真有这个心思和能力来发展民生么?!
也就是刘巴在关中布局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再给刘巴一年时间,说不动刘巴都能在关中煽动起一场由关中世家主导的叛乱出来。
但即使如此,诸葛亮已经很满意了。
这年头的人,搞经济战可没有盈利或者亏损的概念,在诸葛亮和刘巴看来,只要能达到政治或者军事目的,那么经济战就算是亏本的,那也是必须要搞的。
更何况刘巴这一进一出的,几乎等于是用蜀锦换来了军粮,就算亏了点,也不至于亏太多。
更别说还有这么多的情报和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这些可都是万金换不回来的。
诸葛亮挺满意的,跟刘巴商量收尾的时候,更多的也是让刘巴注意保护好这些关中的情报网络天知道这次北伐的结果如何,这些情报网,搞不好将来还会有大用的。
故此,诸葛亮对刘巴可以说是赞赏有加,同时也让刘巴留意眉县,武功县等地的各种情报,以及是否有可能策反眉县守将和世家。
当诸葛亮对刘巴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溪当时就有点傻眼。不是说“诸葛亮一生唯谨慎”的么?!
这话要是庞统来问,那张溪还能理解,毕竟庞统心心念念他那个奇计,最大的问题,就是卡在攻克眉县。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眉县,那庞统的所有计划都得打水漂。
但如果能策反眉县守将和世家的话,那庞统的计划,就只剩下攻克陈仓道一个障碍了。
而陈仓道守将夏侯楙,大概会把这个障碍变得,不再是障碍。
因此吧,要是庞统来问刘巴这话,张溪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可为啥是诸葛亮?!
你这个诸葛鱼头,不是一向反对用奇计的么?!
其实关于能不能策反眉县守将的问题,张溪也早就想问了。
但考虑到诸葛亮在场,这死鱼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谨慎小心,张溪担心自己这么一问,诸葛亮直接严词反对,张溪也不太好不顾忌诸葛亮的面子,因此张溪打算一会儿私下再跟刘巴请教的。
但没想到诸葛亮居然主动询问,这个就有点让张溪不太能理解了。
而让张溪更不能理解的是——诸葛亮还问完刘巴这话后,反而转头微笑的安慰张溪,说什么“元长且稍安勿躁,听子初兄之言再做决断。”
这话怎么听着都觉得别扭——合着你那个意思。是怕我反对?!
其实吧,诸葛亮还真就是这个意思。
张溪这个人,有时候经常会受到一些后世的固有概念影响,其中最大的重灾区,就是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他一生唯谨慎,那是因为他是以一州打九州,根本输不起,故此不得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