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四个人,能担得起一句“上将”称呼的人,除了张溪这个北伐前部督,就是他汉中太守魏延了。
老匹夫这是委婉的在请战。
而张溪嘛张溪还真的没有要跟老匹夫拌嘴的功夫,在他想出这个计策时,就知道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魏延。
“将军可于军中亲选精锐,以五千人为限,多则不利。”张溪点头同意了魏延的请战,并且说道,“此番突袭祁山堡,若能克,则克之,若不能克,亦不必勉强,围而不攻,等待我等大军既可。”
魏延却是嘿嘿冷笑一下,说道,“魏某自从军以来,尚未遇到不可克之地亦不需其他士卒,只需本部三千人既可,必克祁山堡!!!”
张溪听了这话,微微皱眉。
虽然说吧,魏延这话听着确实提气,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将军有这样的意志和底气但你只带三千人真的就够了么?!
这不是咱们可以赌气的时候。
张溪想了一下,还是对魏延说道,“将军不可大意。此番我等乃是用险。越是用险,越当谨慎小心。将军本部虽为精锐,但人数太少,还是带五千人前去,更为稳妥。”
实话实说,张溪真的不是在跟魏延抬杠,他是真的这么觉得的。
可魏延也有自己的理由啊。
虽然说,张溪很大度的允许魏延在营中挑选精锐,组建五千人。但这年头军队的训练度和组织度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大家都是当将军的,对手下士卒是个什么德行,还能不了解?!
与其让魏延挑选出五千他不熟悉的所谓精锐,魏延宁可带着自己本部的三千人去干这么危险的事儿。
毕竟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士卒,虽然不一定是战斗力最强的,但却是魏延最熟悉的。
魏延很清楚自己带的士卒的行军极限在哪儿,他们的心思如何,需要用什么方法来激励,指挥的时候安排在什么位置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所以魏延也不是在跟张溪抬杠,他真的觉得,带自己的本部三千人,比带自己不熟悉的五千人,更加适合用来长途奔袭。
可张溪好歹还是比较关心的跟魏延劝说了一下,但魏延可不想跟张溪解释这么多。
老子有老子的想法,而且没必要非要告诉你。
“此事不劳前部督操心,魏延只需带本部三千兵马既可,若不能攻克祁山堡,请斩我头!!!”魏延一脸傲气的说道。
真的,也就搭着这年头没军令状这个东西,不然张溪就冲这老匹夫这句话,高低得给这老匹夫立个军令状。
别以为军令状只对马谡有效,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