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3页)

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3页)

如果真的能有效的防治瘴气,那么诸葛亮就要考虑移民充实荆南四郡的事儿了。

荆南多山不假,云梦泽不好开发也不假,但荆南终究是丁口太少了,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弱。

而阻挡荆南移民的一大问题就是瘴气,谁也不想来这种不毛之地送死。

如果能解决荆南瘴气的问题,那么诸葛亮移民过来就没有了阻碍,再配合张溪如果真的能改沼泽为良田,那么荆南发展起来就是时间的问题。

永远不要低估这个时代人对土地的渴望,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世家大族,都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土地太多的。

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由不得诸葛亮不亲自过来看看。

然后张溪就给诸葛亮看了从来到长沙后,张溪做的各项记录以及钱粮花销满满一屋子。

诸葛亮看着直嘬牙花子。

“元长。何不精简一二?!”诸葛亮翻看一篇竹简,扫了一眼,无奈的问道。

张溪则摇摇头,说道,“若以精简言之,恐不够详细。溪寒门出身,也无此能啊!”

这个跟是不是寒门出身没关系吧?!

算了,慢慢看吧。

诸葛亮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看完了一屋子的竹简,也在张溪的陪同下,考察完了整个稻田和营区,对张溪的一些防治手段,终于有了明确的认知。

稻田的长势还行,但长势最好的稻田,预估亩产也最多就能达到中田,大部分都是下田的标准。

这个张溪也说了,因为是第一年改造,不敢花大力气去整治土地肥力,全靠自然生长,有这个长势,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葛亮也知道这个道理,甚至一直就这个产量,对诸葛亮来说,也已经是很满意了。

毕竟原来这里只是沼泽和滩涂,根本没法用来种粮食的。

至于水利设施嘛,因为靠近湘江,张溪也没做太多的改造,更多的是把重心放在了防洪排涝上,修建了不少的排洪沟,防止内涝。

就地势而言,这些地方之所以会变成沼泽滩涂,也是因为地势太低的缘故。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张溪的沼泽改造田试验,是初步成功的。

但诸葛亮再结合张溪那一屋子的记录来看,最后依然犹豫不决。

无他,花费太高了。

光围湖造田的人工成本就异常的高,一千人辛苦了快半年了,也只是弄出了十二顷的下等田。

要知道,十二顷田地对个人来说是很多了,但对一个势力来说,真的是九牛一毛,甚至这些田里一年的产出,用来养活这一千人,还有所不足。。

当然,诸葛亮也知道这是前期成本,后期不会有这么多的投入,也会随着城镇的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收入提高,人力成本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

但,现在的刘备集团,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可以调动。

南郡刚刚到手,收拢人心还来不及,不可能贸然发动大规模徭役,更加不可能让南郡的人来荆南服徭役。

大汉的徭役规定,征发百姓服徭役,只会在本地百里范围之内,不会越地征发徭役的。

而荆南地区的丁口数量,又是真的不容乐观,让其他地方的流民迁移到荆南,又牵扯到回了瘴气的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