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刘备的地盘大了,但刘备要养的人也更多了,军队也跟着扩大了不止十倍。容错率还是太低。
而且现在是乱世,刘备说到底也是一个军阀,只是相对来说对待百姓还算不错的军阀而已。
一个军阀嘛,手里有了一些钱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军队,提高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后放一放。
没办法,乱世嘛,没有足够的士兵,空有地盘你也守不住,到头来便宜的还是别人。
而张溪提出来的这两种增加耕地的方式,不仅仅是费钱的问题,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改沼泽为良田这种事儿,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进行挖填沼泽和小湖泊,还需要兴建配套的水利设施来防止湖水倒灌,还要修建防洪设施来预防洪水期到来造成的减产。这笔支出,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改造丘陵梯田,也是很大的工程量。
这年月的丘陵上可不是只有一片草,那是长满了树木和藤蔓的,有些树木甚至生长了上百年。不把树和藤蔓砍掉,怎么种粮食?!
光砍树就足够耗费人力物力了,更别说造梯田不仅仅是开垦的时候要用到人力物力,以后维护的时候,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丘陵上要种水稻或者小麦,那对水利配套设施的要求会比沼泽滩涂上还要高,这又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
对此,张溪也是没办法这年头又没有土豆,玉米,红薯这类的东西,梯田上不种水稻小麦的,能种啥嘛。
三个人针对这两个造田的方式商量了好几天,诸葛亮最后还出了一份预估报告,大概的算了一下改造荆南这些沼泽和山林需要多少钱粮。刘备看了都牙疼了。
刘备不是不知道轻重,也知道这些投入是值得的,毕竟一旦改造好了,回报可能是十年,甚至可能是上百年的事情。
梯田不好说,利弊都有,而且基本弊大于利,这个张溪也跟刘备说明了,大概撑个十年就是极限了。
但沼泽滩涂改成良田,这是后世从唐一直到明初都在做的事情,而且真的做到了“湖广熟,天下足”。
刘备一想到荆南的那一大片沼泽地,再看看手里的钱粮数字一咬牙。
“此事,容后再议吧!”刘备叹气着说道。
没办法,真的撑不起这些钱粮。把过去两年的收入全部投进去,恐怕都不够。
更何况,钱粮还好说,人的问题也不好解决。没有那么多的人来做事,徭役也不可能发动那么长的时间,依然还是干不成。
所以,先缓缓吧,缓过两年再说。
张溪也知道的刘备的难处,所以自己的建议被搁置了,倒也没有太过失望。
继续提出下一个建议。
“主公,若实在不行,咱们也屯田吧!”
这建议,现在就可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