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周瑜只能期望于,两翼的江东军能挡住曹军骑兵的冲击,给张飞的车阵转移方向争取时间。
而张飞的反应,可比周瑜快多了。
张飞一看到骑兵出城分兵,沿城墙突进,就知道了曹仁的目的。
张飞当机立断,不等周瑜下令就开始准备拆分车阵,分成两批去支援江东军的两翼。
毕竟,如果让曹军骑兵从江东军两翼杀入,那么张飞和张溪率领的这一千士卒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武刚车在没有结圆阵的情况下,是防前不防后的,一旦曹军骑兵从侧翼杀入,面对骑兵的冲击,张飞的士卒和普通江东军士卒差不了太多。
可就在张飞要下令拆分车阵的时候,张溪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但一时间说不上来,只能建议张飞把车阵拆成三部分。
两部分快速向大军两翼移动,试图在曹仁骑兵攻击江东军侧翼前,抢先布下车阵,另一部分则作为预备队,看情况,哪边顶不住就去哪边支援。
战场上的情况变化很快,容不得张飞多想,而且张飞对张溪的信任度也高,当下直接采纳了张溪的建议,对车阵进行拆分。
但车兵的移动速度是真的慢,比步兵变阵都要慢,张飞就算及时下令,车阵要分拆,要移动,要重新组阵,这都需要时间。
而骑兵的速度,根本不给伱这个时间。
而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江东军将领的临阵指挥能力了。
好在,江东军将领的陆战水平拉胯,攻城经验不足,但临阵指挥能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左翼的凌统一看到骑兵迂回,二话没说,让军中长枪兵前突,摆出锋矢阵迎敌,自己则率领亲兵亲自压阵。
不求获胜,只求拖延时间,给张飞的车阵转移创造时间。
右翼的吕蒙则是在差不多的时间,让军中盾牌兵前突,在短时间内连设三道盾牌兵防线,目的也同样是拖延时间,等待张飞的车阵到位。
可以说,江东军在短期内,做出了他们能做出的最好的应对方式,哪怕是周瑜亲自指挥,也就只能做到这样。
今天的目的,是为了消灭这些骑兵,因此不能暴露了弓弩和蹬弩的位置,不然左右两翼的江东军不应该只防守不进攻。这么做只是为了给弓弩兵作掩护,方便他们跟着张飞车阵位置转移到位。
不得不说,两翼的江东军反应很及时,同时也是在用命阻挡骑兵的突击。
但好在曹军分兵后,两侧骑兵也各自只有四五百人,压力好像也等等,四五百骑兵?!
周瑜终于发现了好像哪里不对劲了。
上次曹军退回江陵的骑兵大概是在八百人左右,还包括带伤的骑兵。
可这次曹军出城的骑兵,好像依然保持在了一千人左右的规模。
难道说。这是曹仁把自己的亲兵骑卒也派出来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还好,但周瑜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而很快,周瑜这个不详的预感实现了。
江陵城城门再次打开,又有一支骑兵从江陵城中冲出来,领头的,还就是江陵守将,曹仁。
这个该死的曹仁,他还有骑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