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到援军的数量的时候,那天那些参加了军议的部落首领,则是露出了一副不解的表情。
因为他们发现,援军的数量远远不止两万骑兵和两万步兵。
而是还要再多出两三万人。
其实他们不知道,孙权下面每次说的多少多少兵力,那都是实实在在的战兵数量,后勤兵,医护兵什么的,可都是不包含在内的。
而就是在此之前,说孙权手下有五万骑兵四万步兵也都是战兵,算上其他辅助兵力也是有着十二三万之多,多出来的三四万人,其实在关键时刻也都是可以拿起武器上战场的,毕竟他们也都是经过最基础的严格训练的,战斗力可不比很多诸侯拉壮丁凑数的“精锐”低,反而要高出不少。
但是那些三韩的部落首领都没有说什么。
他们可是知道,现在他们可不是什么当权者了,不该问的事情还是不要多嘴了。
而且援军人数多,不也是一件大好事吗?
而援军负责带队的则是孙匡,孙朗和朱然,傅肜。
孙权的三弟孙翊要坐镇丹阳,所以四弟孙匡和五弟孙朗就被派了过来。
孙策也是知道孙权这边应该是必胜之仗,所以也不指望二人过来立下什么大功,就是过来开开眼界就好。
而朱然就不多说了,朱治的养子。
傅肜是荆州的一位不错的将领,尤其是他以后会有一个厉害的儿子,现在还没有成长起来呢。
孙匡四人见到孙权也是非常的高兴。
尤其是孙匡和孙朗,在看到孙权的时候,激动的上前直接紧紧地搂着孙权不放。
在他们心中,自己这个二哥可是太厉害了。
不过他们也没有忘了正事儿,在放开双手之后,孙匡也是从身上拿出了三封书信。
一封是孙策写的,里面简单的说了一下益州那边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喜人的。
没有了刘备,刘璋根本就挡不住孙策大军的进攻,益州易手应该就是年前之事。
第二封书信是吴老夫人的,不过里面也是有孙翊的一部分抱怨。
暗道他这个三哥居然还不如两个弟弟来的潇洒,他只能坐在丹阳,而他们却可以跑过来和异族大战,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心里还希望孙权年底回去的时候,给大哥孙策说说,明年换个人留守丹阳,他也要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