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级的说法就是,一切为了生产。
不过杨小涛不敢所有的都放开,该紧的时候还是要看紧,否则口子开了想要挽回就难了。
所以这段时间也是后勤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也是办公室里两位女秘书最忙的时候。
啪嗒
一份文件合上,这是关于制药厂黄牛胰岛素的扩大产能报告,杨小涛审阅后没有问题,这才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迅速交给刘丽雪,让后勤人员安排。
刘丽雪走后,杨小涛又翻看起钢铁厂发来的报告,看了一会儿就在末尾签名,然后交给娄晓娥。
如此工作虽然枯燥,却涉及到九部的每个行业。
而不等杨小涛将文件处理完,新的文件又会搬到桌上。
每天,忙不完的工作。
甚至连计划好的绕线机,也只能在休息的时候动动笔。
至于回家?
回家的时候,都已经是半夜了。
这段时间连面板上的学分都没动弹,可见有多少事情等着。
不过,忙碌换来的就是大量订单的完成。
杨小涛这里批文件促进生产,老洪那里就是计算输出的收益。
而李洪峰、徐远山、王国栋几人就在各个工厂监察,此外还有个赵刚,带着内审工作组全国各地的跑。
这一次,九部爆发出来的能量,九部各个工厂展现出来的实力,还有那一个个聚宝盆一样的产业,别说其他几个机部了,就是陈老、李容这些人,都觉得眼热。
每天,进入九部的流水都快赶上全国一个月的外汇收入了。
就连外贸的人都在开玩笑说,他们外贸部更像是九部的外贸。
可再眼红也没用,这是人家九部自己干出来了。
想要跟九部一样,就要拿出九部的成绩来。
而这,就是他们跟九部的区别。
他们没得,九部还有。
他们有的,九部更好。
差距,就这样一点点的不断拉大。
跟得上脚步的,像一机部七机部还能有口汤喝。
跟不上脚步的,就只能看着九部在浪潮中激流勇进。
以至于到了最后,许多人都发现,跟着九部的脚步,是最好的办法。
然后就有人总结起来,凡是九部要做的,他不论如何也要跟上脚步。
哪怕被甩在身后,却也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铃铃铃
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娄晓娥熟练的拿起电话,一手还在翻着文件,“喂,季香,什么?”
声音突兀,杨小涛忙看去,就见娄晓娥抬起头来,咽下一口唾沫后这才说道,“王,王老师,去了。”
啪嗒
杨小涛手上的钢笔掉落在桌上,神色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