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现在开战的话,青登手边恰好有一支生力军可用。
新选组主力已悉数抵达江户,士气高昂,装备齐整,而且还拥有大量火炮(十一番队)!
近藤勇等人都是怀揣着“驰援仁王”、“拯救幕府”的崇高使命感而来的。
可结果,拼尽全力地赶到江户,却发现战事早就结束了。
用力挥出一拳,竟打在棉花上……将士们的心情正郁闷得厉害。
正好,就让水户藩来充作他们发泄的目标!
他们大老远地从大津赶来,若不给他们一点甜头尝尝,不让他们发泄心中的郁结,那实在是说不过去。
在先后经历“樱田门外之变”、“天狗党之乱”等一系列变故后,水户藩的国力本就大不如前。
不幸的是,他们在刚结束没多久的战事中,又损失了极为重要的三千野战军。
在详细分析双方的实力对比后,青登下定判断:凭借他目前所掌握的战力,完全能够征服水户!
小到私人决斗,大到战场对垒,青登一直是秉持着“痛打落水狗”的作战风格。
要么就别打,要打就要一口气打死敌人!
既然水户藩的国力掉入历史最低点,那正好可以痛打落水狗。
因此,青登制定了“水户征伐”的大致战略——一言以蔽之,便是“一切从快”!
绝不能拖延时间,一旦拖久了,就会让水户藩拥有喘息之机。
况且,如果拖得太久,说不定又会冒出什么事端,害青登的精力被分散——就好比刚刚发生的“御所动乱”。
事实上,即使抛开“复仇”这一层面不谈,青登也有充足的理由去攻打水户藩。
首先是“地理位置”。
其次是“杀鸡儆猴”。
对幕府群臣而言,但凡是稍有战略头脑的人,都不会容忍水户藩这个二五仔继续存在。
原因无它——水户藩距离江户太近了!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
更要命的是,江户和水户藩都位于关东平原,彼此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一旦水户藩对江户发难,就会像这一回儿的战事,三千大军转头就到。
打个形象的比喻——水户藩就像是江户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时刻悬在其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刚好从地理位置来看,水户藩位于江户的北面,恰好在江户的头上。
守江户而不夺水户,就像是守中原而不夺燕云,守荆州而不夺襄樊,守江南而不夺两淮……门户大开,连觉都睡不好。
综上所述,唯有消灭水户藩,才能保障江户的安宁,进而保障关东的安宁!
至于“杀鸡儆猴”,就更不用细说了。
虽然“一桥派”被逐出江户,但他们尚未彻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