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的表现之优越,令人惊愕。
虽然碍于“基础战力不足”等种种缘故,他们并未对敌军造成大量杀伤,但他们的助阵,确实是大大缓解守军的压力!
抛开成果不谈,义军的精气神同样让人钦佩。
兴许是为了在武士们面前挣一口气,也有可能是为了赚取赏金,总之,义兵们——尤其是被编入“第一军”的义兵们——纷纷拿出十二万的干劲儿。
在目睹义军的果敢英姿后,即使是最蔑视平民、最推崇“士民分离”的人,也难以对其指摘。
铁一般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只要有英明的领导与完善的制度,哪怕是从未受过训练的平民,也能发挥出不逊于武士的战斗力!
截至刻下为止,前后仅过去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抵达前线战场的义兵便已超过千人!而这个数字目前仍在上涨!
在高佬的明确命令下,“一桥派”快速做出反应,照搬青登的“征兵通告”,向江户全町发布了一桥版本的“征兵通告”。
除了饷金不同之外——为了遏制橘青登的收买人心的行为,他们开出了双倍于前者的丰厚金额——其余内容,都跟青登的“征兵通告”别无二致。
然而,为时已晚。
首先,“宣传”这种事情,素来是一步慢,步步慢。
在“宣传”的领域里,一旦失去先机,可就不好补救了。
任凭“一桥派”如何努力,也无法赶上青登的宣传效果。
其次,一桥庆喜的民望远远不如青登。
平民们之所以愿意为“南纪派”而战,其主要缘由固然是那诱人的饷金,可无法否认的是,青登的崇高民望同样起了不小的作用。
用简单直白的话来解释,青登的“路人缘”奇高!
崇敬青登的人,遍及士农工商四大阶层。
其他地区不敢说,可在青登起家的江户,“橘青登”这一大名早已是家喻户晓。
“此乃仁王大人发出的征兵告示”——光凭这一句话,就胜过一千句、一万句宣传!
反观一桥庆喜……众人对他的印象是一以贯之的——一桥庆喜?这人是谁?哦,好像是“副将军”来着,对他不熟啊。
“路人缘”的悬殊差距,注定了“一桥派”是不可能遏制青登的“收买人心”的。
突如其来的大量援军,令一桥军如陷泥潭。
不论他们如何奋战,如何拼尽全力,始终无法突破守军的防线。
如此,倒也罢了。
真正令他们感到崩溃的,是眼睁睁地看着对面的守军越来越多!
视力稍好的人,无不瞧见守军后方不断出现新的援兵!就跟涌泉似的,纷至沓来,从未停歇。
好不容易击败一人,却发现眼前又多出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