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身份、地位的话,个人领地不过20万石的石田三成根本没法跟德川家康相提并论。
可他愣是凭借各种手段,硬生生地攒出一个能跟德川家康分庭抗礼的联盟。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的矛盾与日俱增。
终于……两大集团不可避免地兵戎相见!
庆长五年(1600),由石田三成率领的8万大军以及由德川家康率领的10万大军在关原狭路相逢——关原合战开打!
此次战役,双方总动员兵力近二十万,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最大规模的内战,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
在二分天下之地打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在最特殊的地点打最特殊的战争。
因为石田军布阵在关原以西,故被简称为“西军”。
相对的,德川军布阵在关原以东,故被简称为“东军”。
这样一场规模惊人的大决战,打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一年半载也不出奇。
没承想……这场战役只打了一天就分出胜负——东军完胜!
光看布阵的话,西军占据了近乎压倒性的优势。
西军占据了南宫山、松尾山等各处高地,对东军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
但凡是略懂军事的人,都知道高地的重要性。
按理来说,坐拥这么大的优势,不敢说是必胜,至少也不会连一天都撑不到就败北。
西军与其说是败给东军,倒不如说败给自己。
打从一开始,西军就是一个大号的草台班子,其内部始终存在十分严重的派系之争,人心不齐。
德川家康巧妙利用西军的这一弱点,成功拉拢西军的部分将领。
其中,对西军伤害最深的莫过于小早川秀秋的叛变。
在关原合战中,小早川军布阵于松尾山,拥兵,是西军最重要的部队之一。
开战不久后,西军取得了显着的优势,一度压着东军打。
在这紧要关头,小早川秀秋突然倒戈,背刺石田三成,掉头猛攻曾经的友军。
小早川秀秋的临阵叛变导致西军侧翼大开,直接逆转了战场形式,西军迅速崩溃,石田三成等一众将官被生擒。
从结果来看,东军能够取得关原合战的胜利,小早川秀秋算得上是居功至伟。
可好笑的是,这家伙哪怕是“卖身”也没卖出个好价钱。
就在关原合战的2年后,小早川秀秋病逝,因无嗣而被德川家康毫不留情地没收领地,小早川家就此灭亡。
哪怕到了今日,“小早川秀秋”也一直是叛徒、蠢货的代名词。
关原合战的三年后,即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