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喝交杯酒。
此“交杯酒”非彼“交杯酒”,并非男女双方挽着手臂喝酒,它有着一整套的复杂环节。
该仪式的正式名字为“三三九度之盃”,或被称为“三献之仪”。
新郎新娘在神前以3只酒杯互相交杯换盏仪式,证明夫妇永结契约。
酒杯的交换有着固定的顺序——第一杯新郎→新娘、第二杯新娘→新郎、第三杯新郎→新娘。
奇数在古代乃吉利的数字,故以“用三只酒杯,每杯各喝三下酒”为吉兆,每个酒杯交换三次就是九次。
倒酒的巫女会点三下酒瓶,最后一次再真正倒酒。
新郎新娘在喝酒的时候,最初前两口是嘴挨上酒杯、轻啄一下的程度,第三口才饮下。
第一杯是敬关怀新人的神。
第二杯是敬养育的双亲。
第三杯是敬亲戚朋友等。
如此,每一杯酒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
青登手持大红色的精致酒杯,其身旁的巫女以轻柔的动作为他倒酒。
这酒杯本就很小,而巫女也不会倒满,只会倒一半。
这么点酒水,顶多也就半口的程度。
青登乖乖地遵照礼节,分三次将酒杯喝了个底朝天后,将其转交给左侧的木下舞。
青登与三女的座次如下——从右至左分别是青登、木下舞、总司和佐那子。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座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就只是单纯的按照“与青登相识”的顺序来安排。
青登先认识木下舞,接着是总司,最后才是佐那子。
如此,就能公平地解决“由谁来坐在青登身边”这一大难题,谁也不会有怨言。
巫女移步至木下舞的身旁,为她倒酒。
嗡嗡嗡嗡嗡……
冷不丁的,青登忽然听见奇怪的声音。
起初,他还以为是来了蜜蜂。
可在循声看去后,他才发现这并非蜜蜂的鸣叫,而是木下舞的手在抖……
好在杯里的酒水并非全满,只有一半,否则非得洒了满地不可——这一刻,青登似乎理解巫女为何只倒半杯酒了。
木下舞的双手抖得极厉害,就跟抖筛子似的。
以致在接过酒杯后,杯身在这激烈的摇晃中直接发出“嗡嗡嗡”的奇怪声音。
因为被宽大的白棉帽遮挡着,所以青登看不见木下舞现在的表情。
但他猜测其脸蛋肯定已因极度的紧张,而泛出青白的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