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人的兴师问罪,松平春岳可谓是欲哭无泪。
最终,迫于压力,松平春岳不得不说出真相。
就这样,经过松平春岳的“解密”,众人总算是得知了一桥庆喜夸下“5月10日,开始攘夷”的海口的真实原因——并无特殊的原因。
没有什么深思熟虑。
更没有什么后招。
单纯的就只是一时兴起。
是的,一时兴起!
更准确来说,就是一时上头了!
鸡同鸭讲的辩论、三条实美等人的无休无止的言语攻击、偌大的精神压力……一桥庆喜被折腾得烦不胜烦。
于是,赌气之下,他已自暴自弃,直接许下攘夷的承诺,并且随口诌了个“5月10日”的日期。
老实说,对于这样的结果,青登甚至都不知道要摆出什么样的反应了……
不夸张的说,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青登霎时感到眼前一白,许久都没有缓过劲儿来。
严肃的政治斗争,落了个儿戏般的结局。
尽管这样的结果很离谱,但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常人在看待政客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带上一种特殊的滤镜。
认为这些政治家都是绝顶聪明的一流人物。
足智多谋,眼界高远,每一举、每一动都别有深意。
甚至只是在公众面前翻个白眼,都能被好事者们解读出多种含义。
可实质上,除去刘邦、乾隆、陴斯麦等极少数的可以完全摈弃个人情感,只计较利益得失的政治机器,绝大多数政治家都是普通的人类。
既然是普通的人类,就有正常的七情六欲,就总会有犯错的时候。
一桥庆喜只是一个小年轻,今年不过26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被情绪支配意志,实乃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天璋院此前还特地告诫过青登:一桥庆喜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
如此,托了一桥庆喜的“福”,青登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原以为幕府肯定不会受朝廷的摆布,所以压根儿就没去考虑“幕府同意攘夷”的可能性。
实际上,考虑了又有什么用呢?
比地球还大的陨石要撞上地球了,应该要如何逃命——考虑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当今幕府,有什么资本去与西洋诸国叫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