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他经常给收拾,不然要是味大,院里其他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不乐意的。
而且,徐南氏每隔一两天收个鸡蛋,已经让某些人眼红。
也就碍于徐得庸厉害和徐南氏又在街道做临时工,不然他们天天不在家,早就出幺蛾子了。
早饭,奶奶蒸的“金裹银”。
把昨晚的发面擀成大片,玉米面加葱花、盐、五香面和好,放在上头,摊匀。卷一长条,切馒头大小的段,上笼屉。
蒸熟后,断面黄白相间,所以叫“金裹银”。
吃完饭,院里上班的人便三两结伴的离开。
徐得庸也将奶奶送到居委会,还和周主任打了个招呼。
周主任对徐得庸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如今蜂窝煤的推广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王得周和他们街道都受到了上面表扬,而徐得庸作为示范代表,特别是炉瓦使用,完全也可以受到表扬。
但这小子明显志不在此。
周主任本来还想着在街道成立的公私合营“起重社”,给徐得庸某个差事,可对方的板车已经挂靠在小酒馆,媳妇又是前门大街上的表率徐慧真。
她也就息了这心,只是平常给徐南氏多照顾一些补偿。
双方告辞,徐得庸带着徐慧真娘俩回到小酒馆。
蔡全无已经早早的来上班,他和徐慧真如今一个负责食堂,一个负责小酒馆,有事大家商量。诚信经营,货真价实,从不缺斤少两,生意自然是不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营业额也是每月都有突破,公私两经理也都是受到街道表扬。
如此,更能衬托出之前范金有的瞎指挥、瞎经营。
看的范金有既羡慕有懊恼。
蔡全无这个公方经理干什么了?
没干什么啊!就是天天老老实实地干活。
要是双方换位,他范金有这临时干部身份转正是板上钉钉的事。
如今他只能在后厨烧火,看着别人受表扬的份。
后悔死了!
同时,心里也更加不愿意待在这里干活了。
范金有一边加倍认真在识字班教学、努力干活表现自己,一边隔三差五的去街道李主任家里“汇报情况”。
可不能让领导把他忘在犄角旮旯,不然更没有出头之日。
徐慧真看了看回来对徐得庸道:“家里的酒又不多了。”
徐得庸道:“那我现在收拾一下现在就去拉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