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190章 钉子(第2页)

第190章 钉子(第2页)

徐得庸一看乐了,竟然是俩铜火锅,嘿,回头可以吃涮羊肉了。

他回到屋内,炉子上熬着小米、玉米碴子粥,锅上冒着缕缕淡淡的热气。

徐南氏戴着老花镜,坐在床边正用花花绿绿的细线做着什么,小理儿躺在小木床上好奇的玩着自己小脚丫,小脚丫不时动一动,她便咧嘴自个傻乐。

见到徐得庸过来,还伸了伸,“啊……”。

好像说“你瞅瞅,真好玩”。

看到这温馨的画面,徐得庸忍不住笑了笑,用手背蹭了蹭小理儿的小脚丫,看着徐南氏道:“奶奶,你这是做什么呢?”

徐南氏微微低头,透过老花镜上面瞅瞅他,慢悠悠道:“老话说的好,“善正月,恶五月”,再有一周就农历五月喽,五月湿热,多瘟疫邪祟。到了五月就到端午了,我给理儿做个小彩粽。”

“彩动?”徐得庸贱兮兮的凑过去道:“什么东东?”

徐南氏挥手推开他道:“不是东东,是彩色的粽子。”

“哦……。”徐得庸故意拉着长腔道:“还有讲究的啊!”

徐南氏没好气的道:“你懂什么,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代表五方五行,用五色丝线缠成彩粽,佩挂在娃身上,可以保佑娃儿平安健康的成长。”

“是嘛。”徐得庸笑嘻嘻的道:“奶奶,我有没有啊?”

徐南氏头也不抬的道:“你都是大人了,回头自己弄点五色线缠手腕上就行了。”

“哎……。”他随即叹了口气道:“你小时候可没这东西,吃都吃不饱,还别说五彩线了,也就现在日子安定些生活好了。”

徐慧真洗刷完过来听到徐南氏这一席话,心里也是暖暖的,是那种父母去世后,久违的长辈关怀感。

徐南氏继续絮絮叨叨的道:“以前啊,五月还要在大门两侧挂菖蒲和艾叶,说是什么“艾虎蒲剑”,可以杀虫避毒,下面再贴一个口向下的剪纸葫芦说是“倒灾”,还要穿蒲鞋,回头把蒲艾收着,可以作药用,还可以给新生儿“洗三”之用……。”

老肆玖城人认为,人生有两件大事:一是生下来三天的“洗三”;一是死去三天时的“接三”。

“洗三”的时候说叨不少,拿棒槌往盆里一搅,说什么:“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

给婴儿洗澡,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

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总之这样的话和讲究很多,我国的民俗都很有意思和仪式感,包含老百姓朴素的期盼和感情,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搜看,我就不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随着卫生条件的好转,生孩子都在医院生,这习俗也就渐渐消失了。

徐得庸听着,回头和徐慧真相视而笑,小理儿也好奇的听着大人说话。

徐慧真过去搅了搅锅,徐得庸等徐南氏絮叨一阵笑着道:“奶奶,菖蒲和艾叶回头我给你去城外弄一些来。”

“嗯。”徐南氏点头道:“艾叶多弄点,回头晒干了还可以熏蚊子。”

徐得庸盲盒空间里还有一箱子蚊香呢,熏蚊子够用,不过他也没说什么,点头应着就是。

吃完饭,家家户户工作的都出门去,徐得庸一家都出动,还是让人羡慕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