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齐玄素去帝京道府,只是一名主事,所以在整个道府排不上号,可以说随便一个副府主都比他高。去了紫微堂之后,也是众多副堂主中的最后一位,实在谈不上什么话语权。
可这次不一样了,放眼整个婆罗洲道府,他排在大真人,三道各一位,其余四位秉持中立,其中代表太平道的自然是凤麟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张气寒,而兰合虚便是代表全真道的平章大真人。
从这位大真人的名中就能看出,他是“合”字辈,即六代弟子,与三师属于同辈中人,对于八代弟子而言,已经是爷爷辈,对于九代弟子而言,那就是祖宗辈了。
除此之外,“合虚”还是《大荒东经》中记载的神山:“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至于兰姓,在道门中的确不多,算不得大姓,可不意味着兰姓是后起之秀,同样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三十六位参知真人,其中有一位兰姓祖师,属于全真道,不过一身传承却是来自于古阁皂道。
当年金帐入主中原,天下大乱,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由此而鬼道昌盛。阁皂道于北邙山筑起鬼国洞天,意图建造地上鬼国,以暴力手段统一道门。由此引得其他道门派系联手进攻北邙山,起初时候,阁皂道并不落下风,直到金帐退出中原,天下由乱转治,大魏王朝建立,人道昌盛而鬼道凋零,阁皂道这才彻底败落,基本覆灭,只剩下几个分支退出中原。
一支去了金帐汗国,与萨满教融合。一支去了凤麟洲,与阴阳道融合。一支去了婆娑洲,与当地佛门势力有了一定融合。
这位兰祖师就是出身婆娑洲一脉,同样是佛道兼修。只是慈航一脉已经有了三教合一的雏形,而这位兰祖师则更偏向于“白骨观”一类的手段,还是带着几分阴森气质。
兰合虚就是这位兰祖师的后人,自然也如李家、张家一般,有许多家传的心得。
其实齐玄素在来此之前已经做过功课,此时无非再把名字与人脸一一对应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代次席的履新,自掌府大真人以下全部到齐,本身就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
这个简短的欢迎仪式由大真人兰合虚主持,在宣布任命之后,齐玄素也简单讲了几句话,算是一个就职的宣言,再由大真人亲自介绍各位同僚,然后便是接风宴。
有资格入席之人,哪个不是辟谷之人?可见就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温饱问题,而是一种仪式了,也是一种社交的行为。
宴席尾声,掌府真人王教鹤借口还有要事在身大真人,所以两人进行一次谈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却是王教鹤这位掌府真人先行离去,丢下一个烂摊子,让一向不怎么管事的掌府大真人不得不亲自出面。毕竟陈书华只是首席副府主,和齐玄素一样都是副府主的范畴,双方是势均力敌,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
社稷宫分为五大部分,过去是对应儒门的仁、义、礼、信、智,如今则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道门不讲仁义礼信智了,而是去儒门化的必要过程。
从正门进来便是土宫,五行居中,也是类似正堂的所在,此地最是庄严肃穆,也是最是平常无奇,就与天底下无数的道宫没什么两样。此时大真人兰合虚则是领着齐玄素往水宫行去。
一进水宫,放眼望去,就是好大一座湖,时值夏日,又有无数莲花开得正盛,正应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湖上修筑了曲曲折折的水廊,通向湖心位置,在那里有一片修筑在水面上的连绵宫殿。除此之外,不乏一些水阁,周围的岸上也有一些建筑。
兰合虚走在前面,介绍道:“齐次席,你跟我以后就在水宫这边,王掌府和陈首席则在另一边的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