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难以言喻的窒息。
绝望,难以形容的绝望。
以至被贬离京之时,他反而有些解脱,如释重负的解脱。
来到这个地方后,他更是感受到一股活力,一股前所未见的活力。
相比京城,相比宫中,那个错综复杂,利益纷乱的朝堂,这一间书院更像一个国家,一个新生的,鲜活的国家。
在这里他感受不到一丝阻碍,相反,整座书院,整个体系,氛围与制度,都在实质的推动着他,甚至逼迫着他,迸发力量,向前行进。
梁萧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
或者……就像天工院的那些机器?
对,机器,一台结构紧密,动力十足的国家机器!
这台机器一旦发动起来,它的每一个部件,都会迸发力量,贡献价值。
制度建立,体系带动,所有人都会运作起来,向同一个目标发力前进。
它是千万个体,也是一个整体!
这样凝聚起来的力量……
梁萧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象。
这郭北书院全面动员之后,将是一副怎样的面貌,将会爆发怎样的力量?
如果可以,梁萧希望,自己永远不要见到那样的景象。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遂人愿!
不知多久,经文诵完,队伍也到了前方。
梁萧收起经书,看着前方踮脚张望,急不可待的李大牛,笑道:“别看了,擦擦嘴吧,看把伱馋的。”
李大牛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擦了擦口水,随后低下声来向他与几个舍友说道:“听说了吗,今天加菜,精米份量加倍,还有珍兽肉吃!”
“哦?”
梁萧眉头一挑,神色讶异:“还有这事,真的假的,你别被人糊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语之间,显然不信。
郭北书院,扩张至今,仅是学子便有十万之众,再加上各种教职员工,整个书院最少都有二三十万人。
二三十万人,基本都练武,一个个都是大肚汉,每日光粮食消耗就是惊人的数字。
也就是郭北书院,以文气事农之法大行耕种之事,一年季季丰收,收获的还是精米乃至灵米,否则,根本供养不起这么多学子。
在梁萧看来,郭北书院能维持现有的条件,就已经十分不易了。
再加份额,扛得住吗?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