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关于这种电信号电极片的研发和改良工作,也是势在必行的。”
聂明贤的语气非常肯定,不容任何人质疑。
而且表态也很明确,你们不做我做!不求着你们做。
梅瑸闻言后,眯了眯眼睛,低声道:“聂主任,方教授,还有各位教授,我提出来这些问题不是为了唱衰,而是把难点剖析出来。”
“既然聂主任在知悉了这些操作的难度之后,依旧有信心的话,我也是很期待聂主任可以早日有突破性进展的。”
“而且我觉得,聂主任提出来的亚组这个概念非常好。”
“我也要给方教授您提一个建议,我们神经内科以及神经康复科,也必须要组建一个亚组出来。”
“因为我们必须更加精准地拆析出,神经信号与肌肉收缩、与患者真实功能康复之间的关联性。”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临床中,对一些正常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搜集,这是我们前期搜集到的资料,我已经发在了大群里面,如果有兴趣的教授,可以拿着看一看,若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那将是我们亚组团队的荣幸……”
“我非常荣幸可以与各位教授一起合作,一起学习。”梅瑸的语气有点嗨,呼吸也有些急促。
他之前的‘质疑’,不是在唱反调,而是在调研聂明贤这个‘陌生人’的科研实力。
一些知名教授,也可能科研能力不强,只是吃到了时代的福利。
你要追问他们关于目前科研最前沿的东西,他们也是一知半解,根本就不透析其中的基本原理。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梅瑸已经遇到了很多类似的存在,所以他都习惯了这样的队友。
在遇到了方子业之后,梅瑸就知道,方子业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现在,再次试探出了更多的‘队友’,梅瑸觉得自己是遇到了知己。
梅瑸的欣喜并未收敛,所以很多人都发现了他的神态变化。
只是,对于梅瑸的这种变化,他们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儿,也只能受着……
这个课题组里,依旧有一些人是来挂名的,助益不多。
真正在做非常关键时期的,也就那么几个。
满打满算,方子业算一个,廖镓算一个,神经内科的梅瑸教授算一个,泌尿外科的王兴欢教授和张子谦两个人加起来算一个。
主要是王兴欢的时间不多,可以分配到团队的时间非常有限。
张子谦的话,实际科研能力比其他的教授更强,但比起梅瑸来,又逊色了不止一筹。
方子业其实早就发现,梅瑸的科研天赋,目前可以肯定不弱于科室里的熊锦环,而张子谦的科研能力,其实只是和董文强差不多……
当然,以目前方子业对梅瑸的了解程度,可能梅瑸的科研天赋还可以再提一提,说不定可以到洛听竹、兰天罗两人的水准。
方子业将很多人的心思都收入了眼底后,才道:“既然目前聂主任和梅教授都提了出来,我就对这个课题的每个亚组进行一下划分吧。”
“第一个是临床组和操作组,我负责带组。主要负责将临床中的病例带到动物试验模型中,并且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探索。”
“第二个是模型模拟组,由廖镓教授负责带组,主要负责将临床中的病种、基础病理等,复刻到动物模型中,为我们争取更多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