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传闻,宋毅是在三医院里的表现力其实一般,所以晋升博士‘失败’了。
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果宋毅真的优秀到让人看了就皮肤发紫,他的硕士生导师也不会放宋毅离开。
而宋毅的研究生导师与段宏教授还是好友,可宋毅都没有把同济医院作为第一选择,而是退而求其次地来找了邓勇教授。
“毅哥一直以来都想做点自己的东西?只是一直都没有机会?”方子业试探性地问。
“我能打什么小报告,我这时候就算给段教授去说了原话,段老师也以为我是在玩什么反间计,故意诋毁你呢。”
在一个特别大的团队里,如果你自己不是优秀到某种程度,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越级打怪的话,你的一些想法,很难被课题组采纳。
没有被采纳的情况下,你就只能融入其他人的课题里,成为“帮工”!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哪怕是兰天罗和揭翰这样的优秀人才,如今在方子业这里,也只能是回避开方子业做一些小课题。
在大课题的方向选择上,他们根本拼不过方子业。
如果现在,方子业的学生胡青元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他把想法说出来后,方子业也会大概率地评估他的思路不如做好已有的课题。
这样融入课题组里,得到的成果回报,肯定比胡青元自己去单打独斗要更高。
以前的宋毅和现在的胡青元,都是处于同一生态位。
“其实我现在也很迷茫。”宋毅摇头,语气踌躇。
“一开始,我倒是挺有信心的,觉得自己该做一些自己的东西。”
“但我的师兄们,我的老师们都说,我自己想要做的课题,意义并不是很大,投进去的时间与精力成本与结果产出不成正比。”
“与其得到一些质量不太高的突破,不如就先老老实实地在团队里帮忙。”
“越是融入课题组后,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
“先融入团队后,得到的工作量和产出量效率是真的比我自己去瞎琢磨要高得多……”
“可要是如此的话,我以前选择回汉市这一步就显得废了。”
宋毅并没有高傲地说明自己当年的“野心”,只是非常平静地在回顾往事。
其实仔细想就想得明白,宋毅与自己的学生田垚不同。
田垚是留不了院读博士的,但宋毅不一样,他的科研产出够,而且可以通过中南医院和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的博士‘专业操作’特殊考核。
这样的能力,如果在京都三医院里连读个博士都读不上的话,那京都三医院创伤外科的整体水平早就飞升到其他国内任何一家医院了。
实际上,哪怕是积水潭医院,院内的本院职工能够走专项通道的比例,也不会很高。
只是比一般医院会略高一些,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才有了如今的深厚底蕴。
不仅仅是科研底蕴,还有人力底蕴和传承底蕴。
底蕴是个好东西啊,可以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毅哥你以前来我们医院读博,看中的并不是我们医院的竞争小,而是我们这里的科研氛围,没有那么内卷??”方子业挑出有些膈应人的点,直言问。
宋毅也没瞒着:“那是以前,现在的中南医院,与以前的中南医院可不同了。”
“方子业,我们就不提往事了吧……”
“好!~”方子业点头,不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