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听竹说:“师兄,你走之后,我想了一下,我还是决定直接送爸妈回老家了。”
“我跟着爸妈一起回去,送他们回老家之后,我就回恩市了。”
“师兄,你现在的课题,固然我很想很想参与,但我近期毕竟不在汉市,所以,支出不了足够多的时间。”
“我也就不想着再参与这个课题了。”
方子业看完,沉默了一会儿:“对不起啊,听竹。”
“这有什么对不起的,我们是一家人,并不是师兄你所有主持的课题,我都要挂名的。”
“做课题不是恋爱,也不是过日子,要把所有工作的时间都搅合在一起。”
“我也有自己的课题可以做。”
“而随着我们各自的研究方向不断深入,我们的课题方向,早晚会背道而驰。”
“研究方向相悖不代表我们不好啊……”
“我倒是觉得,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一点,可能相处的时候还会更加惬意点。”
“不然的话,我怕我忍不住在工作的时候还胡思乱想……”洛听竹很聪慧的解释。
很多前辈都建议过,不建议两口子,或者是亲子共同在一起工作。
因为这样很容易出现‘关系错乱’的感觉,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错乱,都可能对工作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方子业在细细读着洛听竹的信息,还没彻底读透,洛听竹的后续又发来了。
“而且师兄,只要是在做事情,就会有付出。”
“你不是总给我说,我们做的临床课题,更多的是患者的身体付出,我们只是做了体力和精力付出么?”
“那么,在这背后,肯定也还有其他的隐形支出。”
“比如说我们的休息时间,比如说我们与家人陪伴的时间,比如说我们与父母的……”
洛听竹没有在这个点上纠结清楚:“再则说,其实爸妈和我们可以聊的共同话题也并不多,虽然每次妈都在努力地寻找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可我看得出来,她也觉得很累,她想聊的天,根本不是我们的工作、课题,因为她不懂。”
“而她想要聊的话题,我们根本插不上嘴,老家的家长里短,我们人都不认识了……”
“师兄,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局。”
方子业快速浏览完,深深地闭上了自己的眸子。
虽然以前,方子业一直都在默默地对自己说,父母只是把自己送出来讨生活的,并不是让自己与他们渐行渐远……
自己一定不要与父母之间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
然则,仿佛前辈们解决不了的鸿沟,方子业也无法跨越。
现在的方子业,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理距离。
认知面,兴趣点,甚至是可以讨论的话题数量,也完全不一样了。
方子业哪怕可以朝着父母感兴趣的话题点进行情绪管理,但可以聊的数量也终究有限……
方子业怎么可能去熟悉,哪个亲戚的儿子今年初中考了多少分,在班上排名第几,他爸妈希望他以后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