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国庆大上映
阿莲是一名大学?生,她和舍友们正在挑选周末要去看的电影,
最后全宿舍一致看中了一部电影《70年代渔港供销社女主任》。
“这是个啥?”
不怪大学?生们?奇怪,现在电影名文艺起来云山雾罩,
什么《燃夏》《踏过愤怒的海》,就算再直白也会《战鹰》这种做点?艺术加工。
甚少有这种风格。
“这咋起的名啊,我来?模仿一个,《00年代五道口早八迟到女大》,这个名好吗?”
舍友们?边吐槽边翻开简介。
“似乎这个还不错呢,简介写生于30年的渔家女儿?不屈不挠的一生。”
“我翻翻,简介里说渔家女儿?一生未婚,最后当上女主任。”
寝室长眼尖,“我喜欢这个,没有情情爱爱,一心搞事业。”
另一位舍友也?举手:“看看这个电影吧,我最近有点?迷恋年代文。”
“也?行,最近想吃海鲜了。”
毫无关?系但理直气壮的合群理由?+1。
几人很快就进了电影院。
阿莲环顾四周,座位倒没有坐满,大概空了一半的样?子。
很合理,这片子又不是名导又不是知名影星,大家就不敢踩雷。
阿莲想了想,找到了唯一的好处:不是儿?童电影所以没什么小孩吵闹。
电影开始了:
简陋破烂的木制教?室里,一位老?师模样?的女子在教?人识字,学?生从?大叔大妈到儿?童,各个年龄段都有。
镜头一转,门?口挂着“识字班”三个字。原来?这是解放后大力推进基层教?育的扫盲班。
看得出来?导演对服化道很用心,让观众们?很快就沉浸了进去。
就在这时,窗户外出现了一位西装革履穿着洋装的男人,风度翩翩。
他挥挥手,招呼身后的跟班们?送上一担担白纸。
这啥?不会是民国爱情故事吧?
观众本能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