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嘀咕了一声:“《俺大俺娘结婚那时候》?有意?思?。”
随后拿起手机,拍了拍展览上的碟刹和?变速器、缝纫机的抬牙曲柄。
这些年轻人没见过那个年代的旧物件,因此觉得新奇有趣。
再看旁边的讲解后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三大件!”
堪比这个年代车房彩礼的存在。
放慢脚步后随便看看旁边的展览。
这个题目叫做《我想我奶了》。
上面摆着一捆干巴巴的豇豆干、熬大酱的铝勺、一团老酵母、梨木面斗。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可是这位观众盯着看了看,忽然泪水夺目而出。
她不知道作品是谁的,可这件作品一下?就戳中了她的心。
她似乎又看到了奶奶,做饭、熬大酱、蒸馒头、晒菜干,
她一直在忙碌,无微不至将爱和?关怀给自己的孙辈。
这时候对她来说什么大师的名头都不重要,她只看到了自己的奶奶。
这件作品太过触动人心,非但这位观众,后面其?他观众无不动容。
是啊。
真正的艺术并?不在于是什么大师,也不在乎欧洲舶来的标签
而是触动人的内心。
许多人想起来自己的长?辈,在那一刻他们的思?维与创造者产生了共鸣。
这就是这个作品的意?义。
触动情况下?免不了看看旁边其?他的展出:
农村老太缝的布鞋修满了向日葵,还有麦秆编的飞机、麻将桌、豆腐筐、门钉画。
都是一副乡村图景。
旁边的铭牌介绍:“这个村子叫甜杏村,他们村里村民们创作出了这一组作品。”
啊农民?
农村?
艺术品?
这匪夷所思?的反差让来看的人忍不住拍照记录,回去?后发?在了各种?社交平台。
“农民艺术家”,这种?极致对立的概念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很快这家平平无奇的美术馆客似云来,大家都想看看这个奇怪的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