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珠江边上,除了停着不少的火轮,还有一艘艘改装过的渔船。
这种渔船在广州有个特殊的称谓:
“胥船”。
广州胥船最鼎盛时不下七八千艘。
什么是胥船?
其实,就是妓船。
这些船皆以脂粉为生计。
妓家以船为居室,扮演妻女待客,以为生计。
其舟多为画舫,因而又称“花船”。
早在乾隆年间,广州“花船”便已经名扬天下。
广州的船上人家,他们以船为家,生死皆在船上。
相对于生活在岸上人们,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非常的低,甚至连乞丐都不如。
可就是这种地位最低的胥船,无数的广州人趋之若鹜。
有的甚至闻名巴巴的从外地赶来。
日军占领广州,胥船的生意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因为船太多了,又都靠这个生活,因此行业间的竞争极其惨烈。
因为她们是扮演的妻女,大多数的甚至只要客人提供饭菜便行了。
活着,比什么都好!
普通的胥船,他徐乐业可看不上眼。
招待孟绍原这样的贵客,你要是安排到小船上,不但丢面子,而且不卫生。
万一身体出了事,谁负责?
一到岸边,早有两艘小艇在那等着了。
“蔡老板,谢老板,请。”
徐乐业熟门熟路,一伸手。
上了小艇,便朝着远处开去。
到处都能看到胥船,涂脂抹粉的女人们,不断朝着小艇招手。
“生意不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