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间的种种细节如同走马灯般在她脑中回放。
孙休对长子功业的每一次彰显,对孙湛每一次不得体举动不满的视线,对莫负皇恩门楣的劝诫
她一直将目光局限于这桩婚姻本身,局限于孙湛的不堪与否,却险些忘了这桩婚姻最本质的起源是因为政治。
是了。
父皇初登大宝之时,根基未稳,朝局波谲云诡。孙休作为盘根错节的老臣,其态度举足轻重。
这桩婚姻,与其说是恩赏,不如说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安抚与交换。父皇借联姻以示恩宠,换取孙休一系的支持与稳定,而孙家,则得到了看似显赫的皇家姻亲身份。
那么,若这桩婚姻存在的根基动摇了呢?
若孙休不再是被父皇需要倚重,反而需要提防甚至铲除的权臣了呢?
结党营私、贪墨舞弊、甚至只是决策上的失误,只要其势力膨胀到令父皇感到威胁,或其存在已成为朝局稳定的阻碍,父皇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动手剪除。
甚至,不止孙休。
萧朔华的目光变得更加幽深。
若那被誉为孙家未来希望的孙大郎君因其年少得志,锋芒太露而犯了父皇的忌讳?
她眸光倏地一亮,一个更为精巧的计策逐渐清晰起来。
她只需反其道而行之。
她要在
父皇面前,做一个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甚至感念夫家的好新妇。
越是心中厌弃,面上越要推重。
她只需要说一些话,说一些句句像是褒奖的话。但听在多疑的帝王耳中,尤其是面对一个势力本已盘根错节的权臣家族,一次又一次的称颂,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孙家的权势与能力,便是在陛下心中一次次地加深孙家势大、孙家能臣辈出、孙家圣眷正浓的印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功高震主,权大生忌的道理,千古皆然。
父皇当年能为了稳固朝局将她嫁入孙家,他日,自然也能为了遏制可能出现的权臣之势,亲手拆了这座联姻的桥梁。
甚至都不需要孙家真的犯下什么滔天大罪。只需让陛下觉得,孙家已不再需要皇家这重姻亲来锦上添花,甚至这重关系反而可能成为其进一步扩张势力的助益时,陛下自然会心生警惕,亲手收回这份恩宠。
思及此,萧朔华唇角浮现出一丝极淡的弧度。
这趟宴席,她当真没有白来。
马车微微一震,停了下来。
公主府到了。
孙湛小心翼翼道:“殿下,到了。”
他见她不动,有些迟疑,似乎想伸手扶她,又不敢。
萧朔华缓缓将眼底所有翻涌的思绪尽数敛去,并未看孙湛,只是淡淡道:“嗯,下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