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华夏有史书的好处了。
这是史书吗?这是黑账本!
周边蛮夷之国,对华夏的伤害都一笔笔记着呢。如今,华夏前所未有的强大,这些账也该好好算算了!
华夏如此浓重的求战气氛,当然瞒不住周边诸国,一时间天下震动!
……
……
大理,皇宫内。
“高相,赵朔早就将五个万户调入四川,意在吐蕃和我大理。如今,吐蕃归降,那五个万户的目标,可就只剩下我大理了。赵朔国内的报纸,舆论汹汹,要攻入我大理国,报唐朝末年之血仇,你说我们大理该怎么办呢?”
大理国王段智祥,小心翼翼地向国相高泰祥看来。
这时候的大理国,段氏虽然名义上是国主,但是国内主要军政权力早就落到了高氏的手中。
段智祥在位三十多年,早就认命了。只要高氏给他足够的钱财修建佛寺,以求来生,他就心满意足。
万没想到,北方蒙古崛起,赵朔陈兵四川,对大理的觊觎之意昭然若揭。
如今,吐蕃已经投了,赵朔国内一片求战之声,按照他的想法,干脆就投了算了。
反正都是当孙子,给高泰祥当和给赵朔当,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高氏虽然独揽大权,但是这些年在钱财上没亏待过他。他带着这么大笔钱财,去中都当个“大理侯”多好?他年纪大了,没有几年好活了,正好去见识见识这天下第一大城的风光。
但是,高泰祥却冷哼一声,道:“赵朔汗国国内那些报纸的舆论,我都看了。简直是岂有此理!南诏跟我们大理是一回事吗?那华夏的唐朝和宋朝也是一回事了?他们要想侵我大理,这些理由,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罢了。”
“话虽如此,赵朔势大,我大理实在难以相抗啊!”
“那又如何?当初的唐王朝是不是势大?三征南诏,还不是不得不退了回去?我大理山高林密,气候湿热,地势险要,赵朔想要我们一口吞下,没那么容易!”
你刚才还说,大理和南诏不是一回事呢?现在怎么又拿南诏说事了?
段智祥暗暗腹诽,却不敢表现出来。
他只是道:“那按照高相的意思,是和赵朔周旋到底了?”
“那是自然。”
高泰祥毫不犹豫地道:“臣誓死守护大理!赵朔若想吞我大理,必先跨过我的尸体!”
你想死,就带着大理高氏去死,别带着我们大理段氏啊。
段智祥没办法,只是道:“那一切,就都仰赖高相了。”
然而,他实际上想的却是,得赶紧偷偷派一个使者,前往中都,告诉自己的归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