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赵朔将这些人统一升一级使用,并且允诺在吐蕃任职五年后,可以调回中原,再升一级。
所有在吐蕃任职的八旗兵、官吏,待遇是内地汉军的两倍。
如此优厚的条件,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其实,吐蕃的人口太少了,根本就用不着五千各级官吏。如果按照内地的布置,五百官吏就足够了。
但是,这地方也太地广人稀了,而且刚刚开始建立统治,先期的重大投入还是必要的。以后,赵朔估计各级官吏会逐渐降到两千人左右。
总而言之,无论军事还是政治,赵朔汗国已经做足了准备。吐蕃化为华夏熟土,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赵衍等人在吐蕃奋斗之时,赵朔在中都,下达了三道重要的旨意。
其一,《天下求贤诏》。
赵朔当初为了开通埃及运河,一直苦恼水利人才,后来南宋的三位宰相推荐了胡榘和秦九韶,才解决了赵朔的燃眉之急。
不过,天下的水利人才,只有胡榘和秦九韶了吗?
在哈尔喀贵城,孙威向赵朔推荐了郭珣,并且提及郭珣的父亲郭荣,不仅通五经、算学,还精通水利。
想想也是,郭守敬的学问,大都是郭荣传授。
郭守敬主持修建了通惠河,郭荣的水利学问,能差得了吗?
天下如郭荣一般,赵朔不知道的人才,得有多少?
其他方面的人才呢?
所以,赵朔下了这《天下求贤诏》,年龄不限,性别不限,身份不限,算学、农学、水利学、天文学……无论是有哪方面的特殊学问,都可以向朝廷毛遂自荐。
经过考试合格后,马上授予根据能力授予官职,进行重用。
其二,《江南移民诏》。
华夏的北方地区,已经连续向西方移民十五年了。虽然赵朔鼓励生育,但北方地区因为这么多的移民,已经十五年没有进行人口增长了。
赵朔决定停一停,华夏毕竟是他的根本之地,北方人口太少了也不好,也该南方出出力了。
再说了,赵朔攻打南宋之战,因为“北方赵官家”的号召力,也就是襄阳打了一仗,其他地方传檄而定。
南宋八千多万人口,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应该通过移民缓解部分人口压力。
赵朔决定南方第一批移民的人口为三十万,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各自五万人。
这三十万人的移民目的地,就是埃及和叙利亚以及也门。
如今,赵赫不但全取了埃及,而且已经攻破了也门的萨那城。为了报木阿秃干之仇,将萨那城直接屠戮一空。只有年轻的女人活了下来。
以后赵赫还需要修建埃及运河呢,对于埃及和叙利亚以及阿拉伯半岛的压榨,绝对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