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干脆又多提点了一句,道:“我征战天下时,曾经看到过一种巫师骗人的玩意儿。在醋里面,放上一根铁棒,一个铜片。当在外面用一根金属线连接铜片和铁棒的时候。那金属线就会迅速的发热,铁棒和铜片上还会出现激烈的气泡。我猜测,这也是一种阴阳相激的方式,只是比用梳子梳头更加温和。呃……”
说到这里,赵朔陡然间心中一动。
他所说的这种装置,就是“巴格达电池”了。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格达附近地区出土了一件文物。仔细测量,这件文物竟然是公元前二百多年制成的。
只要在这件文物里面倒入酸性液体,连接导线,就可以产生稳定的电流。
当时这玩意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有人猜测是用来进行最原始的电镀,有人猜测是进行类似针灸的医疗,还有人猜测是巫师用来装神弄鬼的。
甚至有人怀疑,这完全就是一个巧合。因为没有发现导线,当时的人未必就是把此物当电池用的。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最原始电池的技术含量几乎相当于没有。有铜有铁,再倒入一些酸性液体就行,就算稀释的柠檬汁都可以。
赵朔原本没准备发展电力科技。
现在连蒸汽机,赵朔的工坊里面都完全搞不出来。就更甭提什么电气革命了,似乎完全没必要白费力气。
只是今天郭珣问到这里了,赵朔就解释两句。不过,仔细想来,这电池的技术含量也太低了吧?
再改进改进,似乎也不难。
五百年前,就已经有硫酸了,被称为“绿矾油”。
铜铁组合的发电效率,的确比不过铜锌的组合。但是,提炼出来锌来,也没太大的难度。
北宋时期,人们就用锌矿石和铜合炼,让铜钱的颜色更加接近黄金了。到了明朝时期,纯锌已经成为正常的大宗交易物资,被称为“倭铅”。“倭”字取“猛烈”之义,指锌的化学活性强于铅,而非指代扶桑。
铜有了,锌有了,稀硫酸有了,基本可用的电池不就有了吗?
这些电池串联起来,就能提高电压!
有了合格的电源,有线电报又有多远?这可比蒸汽机的技术难度低太多了。
就算这种电源的成本高一些,但对于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又算得了什么?
而有了电报的世界性帝国,对于维持大一统又有着怎样的好处?
赵朔越想越觉得有戏,继续道:“你可以仔细改进这种装置,如果威力足够大的话,应该就能想办法看到电光听到响声了。再仔细研究下去,不但可能发现雷霆的秘密,还可能用雷霆的秘密造福世人。”
“比如,这激荡的阴阳之气,为什么能够通过金属线传输?能不能测量出来,究竟有多少?速度究竟有多快……”
随着赵朔的一步步引导,郭珣的双目越开越亮。
郭珣当初之所以来哈尔喀贵城游历,是因为听说此城又被人们称为“匠人之都”。东西方最聪明的工匠都在那里,这世上的新鲜物事也大都出自那里。他想来哈尔喀贵城,和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交流交流学问。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什么香水、白盐、热气球等物事的发明,都和赵朔本人有关。
对于这个说法,郭珣当然嗤之以鼻了。
赵朔乃是天下大国之君,还经常御驾亲征。就算真的是什么大学问的人,又哪来的研究时间?不用问,这个说法是底下的人有意拍赵朔的马屁,把工坊的成果都安排到赵朔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