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皇宫,垂拱殿内。
此殿为大宋皇帝的日常处理政务之所,长六丈、宽八丈四尺,华贵的楠木被雕成朱漆盘龙柱,高悬着八角琉璃宫灯,雕梁画栋,华美异常。
如今这里的主人,自然变成了赵朔。
“臣等参见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嵩之、郑清之、乔行简,齐齐跪在赵朔的面前,大礼参拜。到了现在,赵朔虽未称帝,但群臣称赵朔为“万岁”,已经习以为常。
此时赵朔正坐在御案前,批改着一些奏章。
今天白天,赵朔入城之后,先在皇宫崇政殿,再次接受了群臣的参拜,然后宣布赐宴,以贺华夏一统。
赵朔喝了三盏酒后就离席了。
毕竟,他坐在那里,人人恭谨异常,不敢有丝毫造次,谁也吃不好喝不好。
他走了之后,随军而来的四个儿子,次子赵衍、三子赵弈、四子赵聿,五子赵玹,以及三十来个八旗军千户以上的官员,和近千名宋国降臣,就可以轻松许多。
赵朔的四个儿子可以顺便考察考察,宋国有什么人才,可以收为己用。
世界太大了,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建立大一统的国度,是完全不现实的,
赵朔总是要给儿子们进行封国的,现在可以着手准备。
另外,这也算一场团建了,给麾下那些北方官员和南方官员接触的机会,让双方加深了解。江南刚刚纳入赵朔的版图,这些人以后少不了有合作的时候。
反正赵朔对军权抓的很死,也不担心掀起什么风浪来。
赵朔吃罢了午饭,小憩了一会儿后,开始处理全国的军政大事。又吃罢了晚饭之后,一边继续批改着奏章,一边命人将大宋的三位宰相招来议事。
赵朔把手中的奏章放下,道:“免礼,坐吧。”
“是。”
这垂拱殿三人都来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就坐的权利,新朝新气象,都有些新奇和激动。
赵朔道:“尔等在赵昀弃临安而走之后,稳定地方,甚有功劳,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至于在新朝到底任何职司,我想先听听你们本人的意见。”
“臣想去埃及!”
赵朔话音刚落,史嵩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大宋这三位宰相中,史嵩之最为年轻,今年才四十五岁,对建功立业也最为热切。
“不要脸!”
郑清之和乔行简见状,不由得心中暗骂。
谁不知道,埃及处于国家扩张的最前线,到了那里既可以抚育万民,让埃及成为国家的前进基地。又可以为世子出谋划策,建立军功。
谁不想去埃及啊?
只是出于士大夫的矜持,乔行简和郑清之还在仔细措辞呢,史嵩之已经直白的开口,捷足先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