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大宋受命之宝”,重重地盖在了圣旨上。
这枚大宋太祖赵匡胤命人刻制,用了二百七十四年,代表着大宋皇权的印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它将和另外七枚副玺一起,由赵昀派出的使者带着,八百里加急,送往临安,等待赵朔的接收。
大宋,亡了。
一个崭新的朝代,将迎来它的新生。
赵昀将这份《罪己诏》公告天下之时,别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吧,明州城内外一片哭声。
当然,第二天赵昀带着“天子八玺”的使者,到达临安之时,临安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
各个报坊加印小报,整个临安城一片欢腾,各报坊乃至于众多报童们都趁机小赚一笔。
陈有财都做出决定,紧急将半价售卖的棉布,增加到一百五十匹。
毕竟,之前只是赵朔入住临安。
现在,赵昀都承认赵朔是华夏之主了,这是正儿八经的改朝换代啊!
庆贺活动,必须加码!
时光似箭,眨眼间,赵朔驾临临安的日子到了。
临安城,嘉会门外。
嘉会门是临安的正南门。从嘉会门经宽广的御街,可以直达皇城乃至于皇宫。按宋国的规矩,只有皇帝亲征,或者祭天归来,才能从此门入城。平时此门封闭,严禁任何人出入。
所以,嘉会门既是临安最大最为华丽的城门,又是最为不常开启的城门。
今天,嘉会门不仅两扇城门大开,而且三层朱漆城楼上披红挂彩,分外喜庆。
门前两侧的官道,更是垫以黄土,泼以净水,修的异常平整。
官道两旁广搭着彩棚,彩棚下拥拥簇簇着十二万临安百姓,绵延出五里之遥。
在这些百姓之前,则是宋国留在临安的八百一十七名大小官员。
他们没有身穿代表归降的素衣白袍,而是身着平民百姓的服饰,身穿蓝色四襈衫,脚蹬棉布鞋。
因为,赵朔早有旨意到,此次征宋,并非为了征服江南的汉人,而是解救。
“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留在汴梁的文武百官,既然主动投降,自然属于要被解救的汉人之列。
能不能当官暂且不论,至少不应以“降人”待之。
轰隆隆
巳时二刻,远方的官道上马蹄声如雷,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微微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