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257章 把宋朝的无耻文人用对地方(第2页)

257章 把宋朝的无耻文人用对地方(第2页)

大宋的士大夫虽然有种种缺点吧,但是,行政能力没有退化,最擅长的就是聚敛之能。

南宋虽然富庶,但这些官僚能以华夏的半壁江山,为宋朝每年榨取过亿贯的财政收入,简直让赵朔叹为观止。

还有,宋朝行“强干弱枝之策”,精锐部队都在京师以及边境。宋国民变虽多,但大部分民变能被宋国的地方官限制在一省的范围内,也真是颇有镇压之能了。

另外,这些人对信仰任何宗教之人,都毫不手软。

在北宋时朝,和尚道士还有种种特权。

但到了南宋,和尚道士们虽然能免人头税,但仍然要交交田赋和助役钱(交钱免徭役)。到了朝廷财政困难的时候,官员们甚至要和尚道士交“清闲钱”,连人头税都换种名目收回来了。至于什么“和买”“和粜”等其他搜刮和尚道士的手段,也层出不穷。

他们就像是一台台无情的税收机器,从南宋的所有百姓身上,榨取了如山似海的财富。

当然了,如此海量的财富收上来之后,又会被大宋的冗兵冗官冗军,乃至于士大夫们的中饱私囊,完全消耗掉了,根本就没用对地方。当真是“取之尽锱铢必,用之如泥沙。”

赵朔决定,把在西方对他们进行限制使用。

从原则上讲,他们只能管收钱的事儿,不能管花钱的事儿。只许管理异族,不能管理华夏人。

让他们把这番聚敛和镇压之能,用在异族的身上吧!

既能减少异族的人口,又能为赵朔的开疆拓土积攒大量的军资,何乐而不为?

如果他们能将这些异族,管理成一群尚文轻武的沉默羔羊就更好了。

不管怎么说吧,赵朔对江西降官的政令一出,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对于大多数士大夫来说,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官,当哪里的官,给谁当官,完全是无所谓的。

再说了,人家赵朔手底下的进士们,也有很多是去西方做官啊!不算委屈他们!

那些有追求的士大夫,更是想在异域建立自己的功业。

赵朔大军开进江西,在这些地方官员的配合下,均田之事进行的非常顺利。

此事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归降。

本来,对于余玠和赵范、赵葵等人来说,直接背叛大宋,真有些抹不开面子。

而且,大宋一直行“大小相制”之策,他们拥兵自重也就罢了。如果投降赵朔,内部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不过,江西易帜的消息一出,余玠和赵范就有些坐不住了。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按兵不动,那是表明了对赵朔的善意。但是,如今陈韡直接投了赵朔了,不就把他们对赵朔的善意比下去了吗?

陈韡现在受封江西安抚使,他们待赵朔破了临安之后再投降,又能得什么职司?

恐怕来日的位置,会在陈韡之下!

早投晚投都是投,这是何苦来哉?

还有,他们手下的官员,特别是文官也坐不住了。

这些士大夫当然对赵朔要分他们的田地,非常不满。但是,这不是人家赵朔的刀子快,而他们又豁不出命去吗?

既然拦不住赵朔分他们的田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求日后的良好待遇了。

主动归降之立功者,原职留任!

一时间,不知多少有头有脸的文官亲自去帅府,劝说赵范归降赵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