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弥远补充道:“这不是还有天下诸国吗?西方的真神教诸国,见蒙古内战,岂能袖手旁观?我大宋,也可以趁机帮助战况不利的一方。说不定,到了那时候,扶桑也要分一杯羹!这场战事,将是席卷天下诸国的大乱斗,我大宋未必不能趁机崛起啊!”
“好!”
眼见如此光明的前途,赵昀终于下定了决心,道:“就依魏国公此言。朕这就派使者,前往北方,劝进赵朔。不知魏国公以为,该派何人为使者呢?”
“宣相为我大宋国相,身份足够贵重。不如这次,就由他出使北方,劝赵朔称帝如何?”
这种好差事,当然得是史弥远的心腹的。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宣缯。
赵昀点头答应。
于是乎,赵昀亲笔书写旨意,并且明发邸报,派遣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宣缯为使者,前往中都,向赵朔劝进。
他为了挑拨蒙古内斗,连引起南宋百姓的人心动荡,也不管不顾了。
……
……
扶桑,镰仓城。
“将军,这是我们安插在高丽的秘谍,送来的急报。”
一名武士跪倒在地,将一个木匣恭恭敬敬地送到了,现在的征夷大将军藤原赖经的身前。
如今扶桑天皇的日子,当然很不好过。
但是,藤原赖经也相当郁闷。
他虽然是镰仓幕府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镰仓幕府的实权,掌握在以“执权”北条泰时为首的十三名“御家人”组成的“评定众”手中。
当然了,这十三名“御家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虽然大部分人支持北条泰时,但还是有一部分人积极向藤原赖经靠拢。
所以,藤原赖经也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比如扶桑秘谍的情报,会一式两份,分别送到他和北条泰时的手中。
“好!真是太好了!”
藤原赖经看到这份秘报之后,真是又惊又喜。
赵朔的使者来到扶桑,要求镰仓幕府交出金若先,镰仓幕府一直有些犹豫。
金若先是高丽硕果仅存的贵人,镰仓幕府将其握在手中,相当奇货可居。
但是,那赵朔也不是好惹的。
他轻松灭掉了高丽,实力就可见一斑。
赵朔使者所乘坐的大船,万里波涛如履平地。更是扶桑人平生所未见。
一旦惹恼了赵朔,大军兵伐扶桑,扶桑人能顶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