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160章 怯于私斗勇于公战的汉人开始占领中西亚(第2页)

160章 怯于私斗勇于公战的汉人开始占领中西亚(第2页)

赵朔却微微摇头,道:“两千人并不多。其实,至少十年内,我准备以后每次科举,都录取大概这个数字。“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官位,给他们坐?”

虽然赵朔新得的地盘,比河北要大上十倍。但是,人口连河北的五倍都到不了。

耶律楚材并不认为,需要这么多的官员。

赵朔却道:“不能做官,可以做小吏。这次我准备对麾下的官员,做一下大规模的调整。原本七品县令,如果愿意到新土为官,可以为知府。原本的县尉,如果愿意到新土为官,可以任县令,或者任府里的司马。”

“空出来的官位,逐级进行提拔。最后腾出来的那些小吏的位置,就给那些科举得中的士人来做。如果这些士人愿意去新土为官,那就比中土为官的同年高一个等级。”

“只要在新土为官吏五年,就可以申请调回中原。不过,我估计愿意申请调回来的并不多。新土缺的官吏多了,升迁的速度比中原快得多。调到中原后,可就没这种好事了。”

“当然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对这次科举对于前一百名,我们还是要给予一定的优待的。他们如果愿意在新土为官,同第一次科举一样,担任新土的县令和县尉,或者府一级的七品以上官员。”

“以后再举行科举,这种优待的名额会越来越少。到了最后,我的封国内,没有什么官和吏的区别。考中之后只能担任基层小吏,然后再凭本事升迁。”

“说穿了,我为了保证公平,所考的科目跟日常治政关系不大。不经过一定的历练,如何能掌管一县、一府或者一州之地?还是从小吏做起,一步步升迁为好。”

耶律楚材眼前一亮,道:“驸马的意思是,在您的封国,并无官吏之分?小吏做的好了,也能成为官员?而且到了最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从小吏里面选?”

“可以这么说。你以为如何?”

“驸马英明!”

耶律楚材治政多年,当然知道,科举选出来的人才,未必就有世家子弟没有考中的人才强。很简单的道理,世家子弟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如何管理下属,如何处理公文,官府具体是怎样运作的。

而科举选出的人智力倒是够了,但没有这些实务的历练就登上高位,无论对他们自己还是对朝廷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性,只能这么考。

没想到,赵朔大刀阔斧,直接取消了官吏之分,定下了官吏一体的总原则。

原本无论宋国还是金国,官和吏都是分开的。官员凭借科举产生,吏员就基本是家传了,他们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

不怕县官,就怕现管,其间不知产生多少情弊,甚至架空朝廷派来的流官。

赵朔麾下的小吏,大多是为蒙古立过功劳的人担任,时间尚短,还算清廉。但天长日久,未必不会像金宋那样堕落下去。

现在直接官吏一体,小吏也得从科举得中的人里面选,就既解决了当地吏员盘根错节的问题,又解决了科举考中的人实际历练缺乏的问题。

考中只是第一步,还得在实务中表现出色,才能高官得坐。

而且,不愁读书人有多少不满。

因为科举得中的总人数增加了至少十倍!

原本通过科举很难考中的,现在却能得中了,有个小吏的官做,起码能养家了不是?

做了小吏后,再兢兢业业,展现才能,慢慢往上爬嘛。比之前考上几十年,即便考中了也没多长时间好活,甚至是做一辈子废物不是强的太多?

如果那些名列前茅的人不满,其他读书人喷也能喷死他们!

显而易见,光凭这一手,赵朔就能得到多数读书人的支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