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158章 十三世纪的不夜之城给天下诸国带去震撼(第3页)

158章 十三世纪的不夜之城给天下诸国带去震撼(第3页)

另外,赵朔西征回来之后,交给孙威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研制煤油灯。

很简单的道理,蒙古攻占花剌子模,除了土地、子民之外,最大的收获,不就是获得了大量的容易开采的质量极高石油吗?

现在不加以利用,更待何时?

而且,木华黎攻入陕西,虽然没有攻下凤翔,却已经占领了延州。延州附近,就有大量的自然涌出来的原油。

赵朔的工匠们从延州取了露天的原油,正好进行研究。

到底如何将原油蒸馏成煤油,又如何做成合适的灯具,经过大半年的研制,终于成功了。

“快,带我去看看。”

赵朔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可别小瞧了煤油和煤油灯,这些商品能得到巨大利润,未必就比白盐、棉纺织业能得到的利润低。

因为,这意味着在黑暗的夜间,有了一种廉价的照明工具。

古代取得照明工具,是非常难的。

周代“燃薪为烛”,也就是点燃柴火做照明工具,当然所耗柴薪数量巨大,效果又不好。

后来,就是用植物或者动物的油脂进行照明。

古代的油脂多珍贵啊,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

至于蜡烛?

最初的蜜蜡,是从蜂巢中得到蜡,这种蜡多么昂贵不需多言。然后又发明了用动物油脂做的蜡,这跟用动物油脂做油灯有什么区别?照样价值不菲。

尽管到了唐宋年间,出现了用树木上的白蜡虫的分泌物做成的蜡烛,价格便宜了一些,但照旧不是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

所以,古代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不是他们愿意这样做,而是完全没办法,只能这样。

而有了煤油灯会怎样?

对于农民来讲,挂上一盏煤油灯,就可以继续进行耕作。对于妇人来讲,晚上的时间可以继续纺织或者为孩子缝补衣裳。工坊更不得了,原本只能白天干活,现在却可以两班倒。

简直相当于直接为生命增加了长度。

这煤油的生意究竟有多赚钱?

这么说吧,到了清朝末年,中国对煤油的进口量是超过大烟的。

能比大烟的总体利润都高,可以想见究竟这笔生意怎样的金山银海?

“这就是你们发明的油灯?”

赵朔仔细向那盏煤油灯看来,没闻到什么刺鼻的气味,道:“特意加了玻璃罩子,恐怕价格不菲吧?”

“其实也没那么贵。”孙威仔细解释道:“现在玻璃都发明快十年了,我们的工坊不断扩大,玻璃摊平的成本越来越低。现在一盏煤油灯的成也就就在五百文左右,我们如果卖一千文,对富裕的人家完全不是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