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给了他们回家以及立下大功可以抬旗的允诺而已。
而且,为了更加多的压榨签军的潜力,武仙又有了一项新的发明——剃发。
所有签军都要剃去右鬓,形成明显标识,和蒙古军,乃至于当地的军民百姓完全区分开来。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其一,波斯当地的风俗,是将奴隶的右额上烙上印迹。武仙受这个风俗启发,将签军全部剃去右鬓。
如此以来,就给这些签军们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他们的脑袋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蒙古军。只有奋力作战,才能赎回自己的脑袋,恢复自由。
其二,个别签军如果逃亡,非常不规则的发型,实在是太显眼了,很容易被抓回来砍了脑袋。而且,即便成功逃走了又怎么样?谁不知道,签军染了无数同族人的血?很可能被族人直接杀死。
倒是他们统一被放回去的时候,人多势众,或者头发已经长好,还能继续活命。
其三,就是分辨敌我了。
签军又没有统一的服装,在残酷的巷战中,容易被蒙古军误伤。原来武仙采取的措施,是让签军每人左臂上裹上一块红布,与敌军进行区别。但是,这红布太容易被敌军模仿。
现在,签军既剃了右鬓,又在左臂上绑了红布,就完全解决了分辨敌我的问题。
不得不说,武仙真是个整理乱军的人才,不断推陈出新,压榨着签军的潜力。
今天,这十万签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那宽两丈,深一丈的护城河,填出至少一里的长度。
轰轰轰
蒙古军的抛石车发出轰鸣,揭开了此战的序幕。
无数十二斤的重的石块,向着帖必力思城砸落。在这些石块之中,还夹杂着一些装着希腊火的陶罐。
啪
随着阵阵碎裂声,陶罐破裂,希腊火的液体,或者溅射到守城的军士、军械上,或者流淌在城墙上,
嗖嗖嗖!
八百具三弓床弩,同时发威!
五千六百支绑着燃烧棉布的一枪三剑箭,向着帖必力思城发射。
一部分一枪三剑箭的目标,是城墙上的抛石车。
一部分一枪三剑箭的目标,却是刚才那些陶罐的砸落之地。
轰
只在顷刻间,一片大火冲天而起。
中亚地区多石油,帖必力思城的城墙上,早就预备着众多的火油筒、火油瓶等物。
这片大火又迅速将那些火油筒、火油瓶引燃。
甚至引燃刚才那些士兵乃至于军械上的沾染的希腊火液体。
只在顷刻间,帖必力思城城楼上就浓烟滚滚、烈焰飞腾。
“救命!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