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牧户”,不但只能在牧监内干活,没有什么人身自由,而且他们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可谓一时为奴,终身为奴,子子孙孙不能翻身。
赵朔宣布,只要这些“牧户”兢兢业业为他服务二十年,就可以算作牧场工人了,来去自由。非但如此,这二十年内,他们的儿子,也是可以做别的职业的。
如果他们服役不到二十年就去世了,那让儿子把剩余的服役年限补足后,依旧还他们自由身。
“多谢驸马的大恩大德!”
“愿为驸马效死!”
“俺别的不会,就会养牲口。驸马你你放心吧,俺明年养那些牲口,保证不但得个个膘肥体壮,还得多下崽!”
“我要在家里立下长生牌位,子子孙孙记都记得驸马的大恩大德!”
……
赵朔话音刚落,那些牧户们齐齐跪倒在地,头磕得帮帮直响,感谢赵朔的大恩大德。
没办法,东亚人最注重的就是子孙后代了。
虽然从桓州牧监的养马效率来看,这些“牧户”的待遇,应该还算可以。但是,谁不愿意孩子过得比自己好,青出于蓝啊?
他们也想自己的孩子经商,家财万贯。
更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大官,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实在不行,给驸马当兵也是好的嘛!
看看那些八旗兵,现在是什么待遇?
一年前,他们的日子,还远远不如这些牧奴呢!
现在,却是有房子有地又有钱,除了训练非常辛苦之外,小日子过得不知有多美!
以前他们的子孙完全没有这些机会,现在却是全有了。
不得不说,赵朔给这些“牧户”的后代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真是让他们感恩戴德。
桓州百姓们,对赵朔更是感恩戴德。
那些衣食无着的农民们,赵朔直接发下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只要秋后还上一成的利息就行。
这年头,别说一成的利息了,就是五成的利息,都是大善人了。一倍的利息,百姓都得交口称赞。三倍的利息,才属于正常。要不然,那些富户们,凭什么巧取豪夺,发家致富啊?
一成的利息?那跟没要利息有啥两样?这些贫苦百姓,简直视赵朔为重生的父母,再世的仙佛。
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农民,也大受赵朔的恩惠。
赵朔从军中淘汰了大量的战马,或租或卖给这些百姓,进行耕种。反正是淘汰的战马嘛,无论是租还是卖都价格都极低。实在付不出钱的还可以暂时赊账,秋后返还,利息一成。
另外,抚、昌、桓三州本来就有四个铁矿,赵朔招募大量不愿意继续种地的农民或者三州的市民去开采、冶炼。赵朔手下的铁匠更是有一千多个,铸造了大量的铁犁,以及其他的一些铁制农具。
农民们买不起也可以以非常公道的价格进行租赁。
马拉铁犁是什么耕种效率?是牛拉铁犁的三倍!牛拉木犁的六倍!
只是马匹价格高昂,而且容易生病、养育成本高,才没在东方流行。
这些农民短时期的精饲料还是供应的起的,眼看着秋天就是一个好收成。
原来桓州的粮食产量很低,既有当地气候和土地的因素,也有生产效率的因素。佃农们生活困难,自然无力置办铁制农具了。租地主的耕牛,租金极高,也只能简单地粗耕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