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愿意守啊?
草原战士既是兵又是民,不但打仗的时候自备武器装备。平日里,还要向草原贵人缴纳赋税。
现在,让他们戍守在外,既不能照顾家庭,又不能抢掠,肯定得给人家发军饷吧?
这一进一出,是多大的损失?
至于说,可以用抚、昌、恒三州的赋税,弥补草原贵人的收入?
拉倒吧,别说现在了,就是历史记载中大元帝国建立后,蒙古人都收不明白税,还得靠着色目人当包税人。收的那点税,根本弥补不了草原战士的损失。
到了忽必烈时代,很多草原战士因为兵役穷困潦倒,先卖了老婆孩子,最后连自己都被卖为了奴隶。
当初,蒙古人割了西夏的斡罗孩城和克夷门之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守城。最后,还是定下了轮番戍守的规矩。
这些蒙古贵人们经过实践一算账就明白,守城这差事太不划算了,以后能躲就躲。
赵朔知道蒙古人的内情,当初才会向张柔承诺,会给他们适合农耕的土地。
最后,还是赵朔轻咳一声,道:“父汗,这抚昌恒三州,就由我来守吧。”
“还是阿朔,能为我分忧啊!”
铁木真暗松了一口气,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浍河堡以北,乌沙堡长城以南,都是阿朔的封地。”
如果连赵朔都不愿意守三城,那铁木真没办法了,只能继续让诸将轮番戍守。
但是,这三州实在太大了,可不像是斡罗孩城和克夷门那两座小城一般的小打小闹,需要防守的兵力相当不少。每次轮到戍守这三州的贵人,都需要承担强大的经济压力
即便以铁木真的威望,也不愿意把所有贵人全部得罪一遍。
赵朔这个表态,真是给他解了燃眉之急。
从第二天开始,蒙古开始一批批的退军。
先是哲别率领两万军为先锋,木华黎伟率领两万军后卫,中间是大量的工匠队伍,退到了长城之外。
然后是赵朔麾下的四万八千汉军,以及他们的家眷,暂时在抚、昌、桓三州安置。
紧接着是术赤率领的两万大军。
铁木真的中军。
最后,才是赵朔的本部兵马和巴鲁营。
整个退兵过程有条不紊,不给金军任何可乘之机。
随着蒙古人的撤军,这次蒙古入侵金国的结果,乃至于和金人达成的《大安协议》(今年金国的年号是大安),迅速轰传天下。
天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