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上命昭唐 > 第254章 嘉德万年二(第2页)

第254章 嘉德万年二(第2页)

圣唐并未中兴,但李皇帝一日不死,它就倒不了。

即使李皇帝明天就暴毙了,也不见得会倒。

圣唐和藩镇,那肯定前者的底蕴要稍微深一点,还经得起几次国都陷落、天子出逃。但——几个节度使经得起几次首府陷落、节度出奔?一个都没有。

一纸诏书可以让钟传死于非命,取了赵昶父子的命,能不能取别的节度使,最好别去试。

总之,在王潮可见的未来,在谨慎者、合格政客的政策里,和朝廷搞好关系是必要的工作——哪怕暂时。

而王审知,他的座右铭就是“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一生虽据有一方,府舍卑陋,常蹑麻屡,主要兴趣集中在搞文化教育、吏治、农业、经贸各方面。

所以他有动力在甫一觐见就公忠体国请求移镇、讨江西。

王家入闽才多久?利益集团都还没成型,整个家族也就他们几兄弟及其家人,在哪做节度使都差不多。江西就在隔壁,如果有其他诸侯出兵,担任先锋刷一波表现分也是很好的。

当然,这是李某个人的分析,王潮兄弟到底怎么想的就不为人知了。

他现在也还没相信王审知。

他悠闲的高坐在上,听群臣讨论。

“咳!”郑延昌开口了:“江西远在荆、鄂之外,野蛮众多,还有巢贼余孽,度朝廷力未能制,出派观察使无异于让大臣送死,自寻打脸。讨伐么……朱贼虽平,汴人依然还很强大。虑其恐有反复,不宜有事他方。”

王审知提到的荆、浙、广、湖。荆州随时准备再次投入伐汴,董昌、马殷会奉诏,但大概会虚应故事。内部都没摆平,家门口也不安全,为什么远征?两个家伙不卖力,你也没辙。广州方面,刘崇龟刚死,更没指望。真要打,估计也就福建一家上。如果镇压不成,损失惨重,让中原看了笑话不说,只怕福建也会跟着动乱。

故对王审知的建议,郑延昌嗤之以鼻,只是没法在这个场合说得太直白。

反对的声音又高涨起来。

王审知不料一张嘴就在殿庭、在圣人的目光下被众人批驳,顿感面上无光,心情愤愤不平,对郑延昌生出怨恨。他是个很有自尊心、要面子的人。后世吴与闽通婚,为杨渥娶其女,都到接新娘的环节了,结果因为吴使言行倨傲被王审知怒斩而告吹,王姑娘转而嫁给钱鏐之子。

唔,杨渥这算不算戴了一顶绿帽?

“陛下。”中书舍人韦说见他涨红了脸,出面解围道:“王都监心系皇国,言之有理,只是势有所不行,时有所不便。如今应以修养生气为是。江西八州的刺史,之前授予诏书,都复表谢了恩。臣一一读过,言词还算恳切。可派使前往警告八州不得侵攻。再从中挑选一人封为观察,令谨守臣节,按时上贡。若暴横如故,再委诸侯惩戒不迟。”

王审知心情稍霁。

“王卿的情意,朕明白得紧。”圣人哄了一句,嘉纳道:“就韦卿专办吧。”

“臣领旨。”韦说叉手后坐下。

听见圣人温柔的安慰,王审知不禁好奇地抬头去看,可惜离得太远,看不见真容。

哎!要是被单独召见就好了!他可有太多话想和圣人诉说了。

对话完福建外臣,气氛已经步入正轨。

“陛下!”

“太常少卿臣绰昧死上告!新秦太守拓跋思恭、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广州节度使刘崇龟相继薨天。三位忠臣的后事未闻声音,请催办!另,两帅一守的人选不可拖延。嗣薛王知柔个性俭约,明达敏捷,仕历台阁地方,为宗室之冠。臣荐为粤帅。”

“义武军表请处存长子为留后,然而河朔习俗,只赵、魏、燕而已。义武,我在河北之耳目,安得父死子继?请以处直为帅。”

后两者是圣人在张惠身上流连忘返期间抵达的哀告。

目前李知柔出镇广州已是确定,推荐他的人很多,圣人也没意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