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悟空驾着筋斗云,穿越烽火,来到灌江口的二郎神庙时,所见的依旧是那:
“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二郎神的庙宇之内,香烟缭绕,却非因战事而起的惶恐祈求,而是凡人日常生活中最质朴的愿望。
李虎拜还的三牲,是感谢神灵保佑家宅平安;张龙许下的保福,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赵甲求子的文书,满载着对新生命的渴望;钱丙告病的良愿,则是希望身体康健,远离病痛……
这些凡人的祈愿,简单而真挚,与外面的战火纷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堂堂天庭战神二郎显圣真君杨戬,肉身成圣,法力无边,神通广大。
他又不是“香火神仙”,需要依靠香火而生存。
他何须依靠这寥寥香火来增添力量?
但他依旧挂念着治下的凡人安康,时常亲历亲为,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这个妖怪肆虐、神佛肆意践踏人间的混乱三界里,凡人如同蝼蚁般渺小,人间如同炼狱般凄惨。
神佛高高在上,往往忽视了凡人的生死命运。
没人会在乎凡人的生死命运,可是他杨戬在乎!
他杨戬的三尖两刃刀,斩妖除魔,守的不是天庭的威严与荣耀,守的是这芸芸众生免遭神仙妖魔践踏的方寸之地。
他摒弃私仇,坚守大爱,用神之力量,守护着人的安宁。
在他的心中,神的力量不是用来彰显威严与荣耀的,而是守护那些手无寸铁,却又无辜的凡人。
若妖邪祸害世间,他当斩之,若有神佛祸害世间,他也斩之!
“桀、桀、桀……”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阴冷的笑声传来。
一袭黑甲玄袍的“魔——杨戬”缓缓走出阴影,他的面容与杨戬一般无二,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嘲讽和魔性。
“魔——杨戬”闻言,呵呵一笑道:
“虚伪的杨戬啊,你口口声声说着大爱,却连自己的小家都护不了,还想护这茫茫大世?”
那声音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仿佛一双无形的利爪,撕扯着杨戬内心的平静,试图揭露他深藏的软弱与无奈。
然而,杨戬却并未动摇,他坚定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影。
“魔——杨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继续说道:
“岂不闻升米恩,斗米仇?”
“你给予凡人的恩情越多,他们对你的期望也就越高,一旦你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恩仇便随之而生。”
“到时候,你所谓的大爱只会成为你的累赘,让你陷入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吧!”
“你何必如此执着于这虚无缥缈的大爱?”
“为自己痛痛快快的杀上一场吧!”
“凡人不过蝼蚁,他们的世界对你而言,真的如此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