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仿佛回到了当年劈山救母,杀上天庭三十三重天,一路披荆斩棘的那一刻。
那时的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为父母兄弟报仇,只为救出被囚的母亲。
他,杨戬,也曾高擎着那面“反天大旗”,挺身而出。
他也曾是“反天自由”,为父母兄弟报仇的杨戬啊。
杨戬,身为人和神的儿子。
他的身上流淌着人和神,两种截然不同的血脉。
杨戬本就是复杂的。
他既是神,也是人。
他有神性,也有人性。
在他的身上,神性与人性交织缠绕,共同塑造了他独特而复杂的性格。
作为神,杨戬有着对秩序的坚守,和守护苍生的责任。
作为人,杨戬有着对家人的深爱,与对仇恨的执着。
然而此刻,那股深藏的恨意如同洪水猛兽般汹涌而出,淹没了所有的爱意与理智。
如果说银甲银袍的杨戬,是“神——杨戬”的化身,他是坚守秩序、守护苍生的神祇。
他的神格,那种对秩序的坚守,在他心中占据了上风,神格盖过了人格。
然而,就在这转瞬之间,一股潜藏于心底的心魔,如同沉睡的巨兽猛然苏醒,挣脱了神格的重重束缚,狂野地肆虐开来。
它占据了杨戬的心灵,占据了主导,将他拉入了黑暗的深渊。
此刻的杨戬,已不再是那个守护苍生的“神——杨戬”,而是化身为了“魔——杨戬”。
一念神魔,神魔一念。
神性是杨戬,人性也是杨戬。
两者皆是杨戬。
他本就是神性与人性交织缠绕的一个神(人)。
而这一刻。
杨戬,入魔了。
他不再是那个慈悲为怀、守护苍生的“二郎显圣真君”,而是化身为一个被仇恨深深驱使的“二郎魔王”。
他的双眸中闪烁着疯狂与仇恨的烈焰,仿佛整个世界都成为了他的敌对之域,亟待他挥舞手中的力量,将其彻底摧毁。
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摧毁一切阻挡他前进的障碍,为那些他深爱的家人,为那些他无法忘记的仇恨,讨回公道。
“杨戬,何不随我们一起杀上凌霄宝殿,手刃了玉帝老儿。”
猕猴王在业火红莲的幻象中循循善诱,试图煽动杨戬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