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吴人遣使告知大汉,要行东西并尊之事,大汉多少人上书陛下,要绝其盟好?”
“结果呢?还不是得派陈卫尉(即陈震)使于吴,贺称尊号?皆因我大汉彼时有求于吴也。”
“今日这三成关税,就算是一定要交出去,老夫也断然不可能让吴人拿得这般轻松。”
糜十一郎点头。
哦,懂了。
宗老尚书还是闲得慌,想要逗着吴人玩。
糜十一郎拱拱手:
“原来宗公是早有打算,是照操心太过。”
言毕,就要告辞。
吴地女子,侬语软糯,别具风味。
什么也不干,听着她们唱《长干行》,都是一种享受。
何苦与这等闲得发慌的老丈纠缠不休?
谁料到宗预却是叫住他:
“糜郎君与校事府的吕中书,关系很好?”
糜十一郎略有迟疑,最终还是点头:“还好。”
宗预一挑眉头:“只是还好?只是还好的话,此人居然会提前告糜郎君吴主所求?”
“彼欲求荆州易市之利,照不才,正好管着这一块,他有求于我,能说出来的,自然是都说了。”
“且依照看来,他对我提前透露此事,有没有吴主的授意,那也是说不准的事。”
“哦?”宗预盯着糜十一郎,缓缓地问了一句,“此人,有用否?”
糜十一郎一愣,然后强笑道:
“宗公说笑了,此人有用没用,那是吴主说了算,我说了可不算。”
宗预不语,只是继续看着糜十一郎。
糜十一郎避不过,只能继续解释道:
“不过校事府与兴汉会多有往来,合作已有十余载,要说交情,那肯定是不浅的。”
宗预这才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问道:
“那我就送个人情给糜郎君,让你们的交情更深一些,如何?”
糜郎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敢问宗公,此话怎解?”
“你回去后,就说我给你交了底,三成就三成。”
宗预看了糜十一郎一眼,“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你从中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