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61章 推波助澜(第6页)

第1161章 推波助澜(第6页)

原因很简单。

他的阿母已经年老,多有不便,他需要亲自照顾才放心。

就如这一次天子迁都,大部分朝中大臣的亲卷,也陆陆续续地迁到了长安。

但邓良的阿母身体不太好,不适合出远门,所以就留在了锦城。

这一次邓良难得过来,自然是商量这一次的吴国缺粮之事。

“这些年你在锦城操劳,一直做得很好,你的功劳,不但是我,陛下也记着。”

“哪一天你想着出仕了,不管是想留守朝中还是出任地方,总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看着已经开始蓄起了胡须的邓良,冯都护多少有些感慨:

“一晃就这么多年了,有时候还觉得是昨日呢。”

邓良微微一笑:

“此许微末之功,小弟何敢居功?再说了,这些其实都是会里兄弟的出力,我不过是代表会里出面而已。”

冯都护摆摆手:

“有功就是有功,自家兄弟,不须自谦。除了你,我还真找不到一个既然能让我放心,又能安心留守的人。”

“我们谋划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等到了这么好的机会,锦城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平日里一向澹泊的邓良,谈起此事,情绪终于少见地出现了波动:

“兄长放心就是,这几年来,蜀地的大族都算是配合,再加上今年又提高了粮价,他们高兴都来不及。”

这些年来,被盘得圆润无比的蜀地世家,其实早就想认命。

奈何大汉丞相一直压着,不愿意全面放开口子。

直到拿下关中与并州,大汉的急速扩张,需要补充大量人才。

再加上丞相去世,天子迁都,这才算是彻底翻了过去,朝廷开始大量启用蜀地子弟。

如谯周,出任太子家令,就是一种态度。

这大约也算是一种帝王心术吧。

丞相前抑,天子后扬,反正现在蜀地世家对天子,很是拥护。

这么多年来,大伙苦尽甘来,得知朝廷又打算大量卖粮给吴国,岂有不踊跃拥护之理?

事实,这几年来,兴汉会每年都会高价收一批粮,转卖往东边。

不过那是有定额的。

今年可不一样,听说居然是全部高价收,有多少收多少,这等大好事,可不得好好赚一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