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有两位中书,爽安有今日?只待陛下真正诏告天下,爽必定亲自登门道谢。”
孙资与刘放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抚须而笑。
“大将军言重矣,吾等二人不过是中书,焉能得大将军如此相待?”
“当得起当得起,两位中书可是跟随武皇帝的元老,爽不过后进之辈,朝中之事,以后还要仰仗二老。”
“大将军客气了,吾等二人皆垂老矣,不过是见识多一些而已,岂敢说仰仗?”
“是极是极,以后朝中还是要靠大将军这等年青才俊撑起大局,大将军但有所问,吾等皆是知无不言。”
准确地说,孙刘二人现在就称曹爽为大将军,是越礼了。
因为拜大将军是有流程的。
拜大将军要百官会集,由皇帝所派出的谒者、光禄勋等人当众宣读诏书,然后由尚书郎以玺印绶付侍御史。
再由侍御史授给玺印绶,最后赐礼器等物,这才算是正式就任大将军。
但在三人看来,陛下既然已经应下,想来已是板上钉钉,早叫晚叫,没多大的区别。
毕竟现在的宫里,还会有人敢乱嚼三人的耳根不成?
孙刘与曹爽三人自以为得志之时,他们身后的天子寝室,原本已经累极不能说话的曹叡却是突然睁开了眼。
“廉昭。”
“陛下?”
一直守在榻边的廉昭立刻凑了上去。
“你现在立刻去宣曹常侍入宫来,记住,不许让任何人知道。”
“诺。”
而此时,刚从皇宫里出来的曹宇,才顺着皇城的城墙拐过一个弯,就迎面碰上了一个人。
“燕王!”
曹宇看到曹肇,先是一惊,然后脸上露出了然之色:
“长思一直守在这里?”
“正是。”
曹宇左右看看,然后压低了声音:
“长思为何不入宫?”
曹肇面有忧愁之色,略显烦躁地说道:
“自到了许昌之后,吾比不得在洛阳那般便利,可以随意出入皇宫,再加上陛下身体一直有恙,臣子非宣诏不得入宫。”
“我这些日子以来,屡次上奏请求入宫觐见陛下,陛下却是一直没有宣诏,我亦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