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收复凉州之后,魏延任凉州刺史的可能性,远比冯永要大得多。
让冯永接任陇右都督,魏延任凉州刺史,在当时看来,这才是最合适的安排。
所以丞相最后的决定,着实是出乎了不少人意料之外。
许多人明面上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未必没有嘀咕。
毕竟单单一个年纪太轻,冯永就不能服众。
谁知不过短短数年,凉州就兴水利,垦荒田,建草场,开工坊,六畜兴旺,羌胡皆臣。
就连凉州考课一事,居然都没有遭到世家大族抵制,甚至还有世家子弟参加。
若是当年由魏延任凉州刺史,怕是难有凉州今日之盛。
想到这里,向朗心里的感慨更甚。
再想起冯刺史方才看向吴国使团的目光,向朗终是忍不住地说了一句:
“君侯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忙考课之事,这吴国使者,已经拜访了老夫好几次,就想知道君侯……”
冯刺史露齿微微一笑:
“不急。反正急的又不是我们。”
向朗有些迟疑地说道:
“就怕有损两国之间的善意,陛下和丞相那边不好交代。”
冯永不答,目光闪了一下,反是问了一句:
“打扰向公的吴人中,以谁为甚?”
“自是陆瑁为甚。”
“没有他人了?”
“有,还有一个叫秦博的,上门送了两次礼,分量不轻。”
冯刺史闻言,脸上的笑意更甚:
“陆公就算了,吾不欲与彼打交道,太累。不过考课过后,向公可以知会那个秦博一声,就说我可以见见他。”
向朗听了,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陆子璋乃是吴人使团的主事之人,君侯不与他谈,却反去和那秦博谈?这又是为何?”
“陆公乃正人君子,又学识过人,吾学问不到家,何敢在陆公面前多言?此与操斧于班、郢之门何异?”
冯刺史咳了一声,“再说了,现在不是还有向公嘛?向公博学广识,正好替吾与陆公欢谈。”
向朗眼中的疑惑更浓重了:学识过人就学识过人,你非啥要在前面加一个正人君子?
不过疑惑归疑惑,但听到冯刺史终于愿意正式谈,向朗亦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