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将军,球能得太守之位,不过是沾了族叔与兄长的光,非是立下功劳所得。”
“若是无此自知之明,以后难有寸进不说,只怕更有隐祸之害。”
“如今能入刺史府中,得兄长教诲,随兄长征战,若是侥幸立功,方不失球之愿。”
太守与太守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霍弋的太守位,那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太守。
但张嶷和句扶,分别任天水郡太守和汉阳郡太守。
一个是陇右最主要的大郡,一个是防备曹魏逆渭水而上的前线。
所以两人手里都握有超过普通太守的实权,以及一定数量的精兵。
地位与普通太守不可同日而语。
在先军政治下,身上没有军功,手里没有军权,就算再大的官,又能如何?
当年刘琰身为车骑将军,厉不厉害?
但在护羌校尉的兄长面前,那就是个屁!
李球所说的“以后难有寸进”,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至于隐祸之害,那就更不用解释。
陇右之战时的马谡,就是最直接明了的例子。
不是脚踏实地的升迁,而是骤然获得高位,掌控实权,得一时风光,遗一世之祸。
除非能有兄长那等绝世才智。
但兄长这等人物,天下才出几个?
就算是升迁极快的兄长,那也是一步一个功劳走上来的。
关大将军听到李球这个话,微微点了点头。
她对自家阿郎的目光,还是极为佩服的。
当年从一开始所结交的人物,到最后算是颇有才干之人。
带着李球巡视军中诸营,一路上又特意问了不少问题。
待回到帅帐,关姬坐到主帅位上,看向下边站着的李球,说道:
“君侯麾下,与大汉他军有所不同。以步卒而言,陌刀营与无当营为要。今此二营皆无人统领,信厚愿领哪营?”
李球心头一跳,好一会这才诚恳地说道:
“将军,此二营乃是刺史府所倚重之营,球就怕才能疏浅,有负重托。”
关姬摆了摆手:
“吾岂会轻言军中之事?信厚在南乡时,曾沿水筑坞堡,又曾领军沿汉水而下。”
“任金城太守时,虽说无大战,但吾自陇右行至武威,曾亲自前去信厚驻军旧址查看了一番。”
“再加上君侯所荐,还有吾方才巡视军中时与你所言,吾知信厚领军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