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有病?
不过想到方才他提起的阴书,冯永恍然,“先生是想趁着大夏县的援兵到来之前,攻下我的营地?”
韩仇仍是一脸的落寞,“可惜却是没有想到君侯居然早设下了陷阱。”
“吾观那公文,写的正是君侯与大夏县当下之事,如何会是阴文?”
这一问,却是挠到了冯永的痒处。
“先生可记得我给先生的回帖?”
“自然记得。那回帖上,却是某从未见过的文字,想必是君侯师门独有的上古文字?”
师门自然应当是的,但上古嘛,却是未必,未来还差不多。
不过这不是重点。
冯永点头道:“除去那等文字,我还有一种符号,想必先生在截到的公文里,也曾见到。”
韩仇大惊失色,“君侯竟是用独创的文字来传递公文?”
他正是看到公文上的独特符号,这才猜想着这是冯永独有的记号,却是没有想到这等符号竟也是一种文字。
冯永的师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远古传承?
“虽不中,亦不远矣。”
冯永得意洋洋。
密码本这种东西,岂是你们这些土著所能了解的?
一封正常的公文上,其实里头还需要再加以破译,这才能正确解读。
最简单的,就是在每一页的末尾,添加个阿拉伯……唔,冯氏数字。
要是写着“2”,那就表明要隔两字读。
要是写着“23”,那就表明先隔两字,再跳三字,如此循环。
在南乡算学还没有普及的现在,这种方法就足够隐秘了。
因为你连冯氏数字都不认识,还想破译?
但冯永为了在战时能更保密地传递重要情报,干脆搞出了密码本。
比如说张牧之为首的参谋团,有相当一部分的任务就是负责破译密码和转化密文。
如何对照密码本,只有学堂出来的学生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同时把需要传递的密文转化成另外一种意思的公文,同时还不能让别人怀疑,也要颇费一番思量。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学堂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参谋部。
所以韩仇所看到的公文,虽是写着大夏县那边明日才会过来汇合,但实际上乃是今日落日就会赶到。
听到冯永的解释,韩仇一脸的茫然。
因为他根本就听不懂。
不懂什么叫冯氏数字,什么叫密码本,更不知道什么转换密码。